【石油观察家】苏越南海油气合作历程及评析 – 哪个妞污

【石油观察家】苏越南海油气合作历程及评析

摘要:冷战时期,越南为巩固南海既得利益,同时也为经济发展积累资金, 把南海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列为重点对外开放项目,苏联是其倚重的对象,这一关系随着中苏、中越关系的恶化变得越来越紧密。苏越的油气勘探活动一部分就是在南沙群岛及其周围海域进行的。苏联企图通过对南海油气资源的规模性开采,进而达到影响越南经济和政治的目的。苏联在属于中国的南沙海域帮助他国进行油气的勘探和开采行为不利于南海局势的稳定与发展。

关键词:苏联 南海油气 越南


20世纪70年代以来,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油气资源,逐渐使其成为世界上多国交叉争议面积最大的海域之一。越南为获得更多的油气资源,利用地缘优势,不断推出或调整鼓励外来投资的优惠政策,把南海油气勘探与开发列为重点对外开放项目。苏联作为越南的盟友,不断加大在南海的地质勘探和油气开采活动,其中一部分已经进入中国南沙海域。苏联以盟友的合作为依托,故意挑衅中国南海主权,这无疑是对越南南海行为的支持和鼓励,也是对南海争端的间接介入,其行为不利于南海局势的稳定与发展。目前我国学术界从政治、军事、外交等角度探讨苏越关系的较多,而从南海油气方面探讨双方关系的甚少,本文试图从苏越南海油气合作历程及影响这一视角,来探讨苏联在南海争端中与越南的关系,也可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苏联在南海地区的战略诉求。

一、20世纪60—70年代苏越南海油气合作


越南油气工业的兴起,得益于苏联的介入。20 世纪 60—70 年代,越南的海上设备和技术无法进行海上油气的勘探工作,必须依赖于技术先进国家的帮助。1960年,北越地质部门在苏联财政和技术的帮助下,派出联合勘探队对红河三角洲地区进行钻探,在安州、河内一些地区发现了凝结的油块①。1960—1961年,苏联太平洋渔业和海洋学研究所以“苏越科学合作考察”的名义,用拖网船“狐鲤号”和“小鹰号”在北部湾进行7航次调查,航程约7100海里,完成678站次,并绘制了北部湾等深线图,掌握了北部湾一般水文地质特征②。后由于越南战争爆发,苏越南海油气勘探工作被迫中断。20世纪70年代前期,经过苏越石油专家联合勘测,在越南北方太平省的天海县(Thien Hai,又译为前海县)发现了油田,探明该地天然气储量为16 亿立方米。随后苏越又达成在天海县建一座装机容量为1.7万千瓦天然气发电厂的协议,该厂于1976 年建成投产。次年苏联专家又在该地发现了石油,并试掘成功,北越在苏联的支持下建立了油矿③。上述地区油气资源的发现,使北越对油气产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南方解放后,越南临时革命政府为了发展国民经济,把希望寄托在最有前途和发展最快的石油工业上,并希望“西方石油公司继续其在越南近海的勘探和钻井活动”④。1975年5月6日,临时革命政府通过电台广播宣布南方继续进行石油勘探,并准备“在尊重主权独立的基础上,与一切外国政府和石油公司进行谈判,以共同进行勘探”。8月6 日,越南临时革命政府废除了原来的西贡政府和外国公司缔结的13个勘探合同,同时声称准备与有关的外国公司谈判,签订类似协定,“决定促进越南南方石油的勘探和开发工作,临时革命政府随时准备同愿意参与上述工作的各国政府和各外国石油公司,包括过去曾经在越南从事这个领域活动的各家公司,在尊重越南南方人民的独立、主权以及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磋商”⑤。担任民族解放阵线中央委员会主席和临时革命政府顾问委员会主席的阮友寿(Nguyen Huu Tho),在西贡接见《远东经济评论》记者时曾表示,越南极其需要与外国在科学技术方面进行合作,以解决大陆架石油的开发问题,越南的政策是准备根据已宣布的对外国人的原则接受外国的合作。临时革命政府之所以采取上述行动,是希望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石油公司进入越南,从而得以利用其海上先进技术开发南海油气。

1976 年初,临时革命政府进一步表示欢迎美国石油公司回到越南开发石油,但为美国对越贸易禁运政策所阻,美国石油公司止步不前,这种状况为苏联大规模进入越南油气市场创造了条件。

越南统一后,逐渐改变其原先承认中国拥有西沙、南沙群岛主权的立场,转而继承了南越侵占、蚕食西沙和南沙群岛的南海政策,开始提出主权要求。为了巩固自己的南海地位,同时也为本国经济发展积累资金,越南曾同法国的国际石油集团、意大利的通用石油公司以及联邦德国的石油供应公司商谈勘探与开采南方大陆架石油问题,并开展合作, 但因顾忌到美国政策而进展不大。此时苏联派政府代表团访问越南,积极推动两国油气合作。1977年8月,据塔斯社报道,苏联计划在两年内协助越南开发油气田,其目的是进一步“染指南海石油” 资源⑥。

70年代中期苏越关系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苏联对越南石油资源也开始进一步关注。

1975年10月27日,苏越发表了联合声明,制定了两党两国“全面联系”以及在国际事务上“密切协作的基本方针”⑦。勃列日涅夫声称,越南是“社会主义国家在东南亚巩固的前哨”。12月,苏越签署了经济技术合作协议,苏联答应帮助越南建设

40个有关国民经济的大工程⑧。

① 姚立:《越南石油工业的发展及存在问题》,载《东南亚》1991 年第 4 期。

② 《国外对南海的调查》,载《海洋科技资料》1976 年第 1 期。

③ 孙晓明:《越南的石油、天然气工业》,载《东南亚》1989年第1期。

④ 《海洋地质调查动态》1976年第1期。转引自张良福编著:《南沙群岛大事记(1949—1995)》,“八五”国家南沙考察专项、中国科学院南沙综合考察队1996年,第49页。

⑤Robert Catley,Makmur Keliat,Spratlys:The Dispute inthe South ChinaSea,Ashgate,1997,p.45.

⑥ 林金枝:《外国侵犯我国南海诸岛主权的历史和当前的斗争方向》,载《南洋问题》1979 年第 4 期。

⑦ 世界知识年鉴编辑委员会编:《世界知识年鉴 1982》,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212 页。

⑧ 张雪:《苏越经贸关系三十年》,载《印度支那》1985年第4期。

苏联此举不排除有加强与西方国家在越石油开发竞争中地位的目的, 越南则有窥视中国西沙、南沙群岛主权的图谋,越南新闻界曾把油气勘探和开采看作是苏越经济合作的王牌之一。正是在此背景下,苏联同意扩大为越南提供油气钻井设备的计划,其中包括训练技术人员和提供技术帮助。1977—1978年,苏联石油钻探工程在红河三角洲地区几乎全面开工,钻探井数到1978年10月为止已达14口。为了进一步靠拢苏联,越南于1978年6月29日参加了经互会。此后中国全面撤回援越人员,终止 10 亿美元的对越援助计划,并完全停止对越南的石油产品供应①。11 月 3 日,苏越签订了《友好合作条约》,同时还有6项经济技术合作协定,标志着两国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也为苏联勘探和开采南海石油提供了新动力。

在苏联、西方一些石油公司的帮助下,越南基本探明了油气的近海分布区域以及可开采的潜力。据1978年联合国赴越考察团关于越南能源的一份报告记载,经过对湄公河三角洲浅海区的勘探,证实该地区“为储油区,估计生产潜力为日产2.5万至14万桶。北纬13º以北的浅海地区尚未勘探,陆地石油的蕴藏量估计十分有限”②。经过多年建设,越南油气生产粗具规模,油气工业发展的前景及重要性显示出来。然而由于越南入侵柬埔寨,恶化东南亚局势,西方各国与越南的关系处于停顿状态,西方石油公司停止在越南钻探石油,这“使得西方那些打算发展近海石油生产的公司收起勘探设备”,致使头顿(VungTau)以南214英里具有开采价值的油田,“处于无人开采的状态”③。西方石油公司的撤走,影响了越南油气开发计划,推迟、延缓了南部海底油田的早日投产,因此越南石油业的发展不得不依靠苏联。越南利用与苏联的“友好合作”关系,与其签署了共同开发南海石油的协定。另外,西方石油公司70年代初在南部海域的勘探资料,某种程度上为苏越以后联合开发该地区油气资源提供了前期准备。

20 世纪 70 年代,正是冷战中“苏攻美守”的关键时期,苏联南下扩张势力,加强亚洲的战略经营,企图填补美国渐退亚洲后留下的权力真空。此时中苏关系已破裂并不断恶化,为寻找打击和牵制中国的战略同盟,越南成为苏联的最佳选择。苏联的战略目的,一方面在南海地区遏制中国的南向力, 减轻中美联手带来的地缘政治、外交压力;一方面使越南成为其在亚太地区不断拓展战略空间的战略基地,成为其进军东南亚地区的前沿阵地。为此苏联怂恿和支持越南在该地区的所作所为,越南认为苏联可以作为自己坚强后盾,两国关系迅速升温。在此后岁月中,越南不断蚕食中国南沙岛礁,宣示对西沙、南沙岛礁的所谓主权,加快盗采南海油气资源的步伐,而苏联对越南的行为一直采取默许和纵容的态度。

二、20 世纪 80 年代苏越油气合作的扩大及其影响

进入20世纪80年代越南油气工业呈现出飞速发展态势,这主要是依靠苏联技术乃至于人员的帮助取得的。在南海油气资源开采方面,苏联的技术力量和人员是当时越南主要依靠的力量,苏联工程师和工人占苏越石油公司工作人员的80%,除此之外,公司的大量基础设施和设备也由苏联提供。一段时间之后,越南学会了套用和模仿苏联工作人员所传授的技术,逐渐把勘探范围从大陆架扩展向南海腹地④。1980年3月,苏联对越南的石油储量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此次调查由一名苏联官员以及部分石油专家负责,为两国签订协议做准备,但具体内容不得而知。7月3日,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国家计委主席尼· 康· 巴伊巴科夫(Н.К.Байбаков),在莫斯科与越南政府副总理、国家计委主席阮蓝(NguyenLam)签订了在“越南南方大陆架”合作勘探、开采油气的协定,即《大陆架石油天然气调查与开发协定》。7月21日,中国外交部就苏越合作勘采南沙石油发表声明指出:“任何国家未经中国许可进入上述区域从事勘探、开采和其他活动都是非法的,任何国家与国家之间为在上述区域内进行勘探、开采等活动而签订的协定和合同都是无效的。”⑤中国台湾方面也就苏越联合开采南沙群岛石油发表抗议声明。实际上,自 1980年2月以后苏联工人一直在“越南南方大陆架”钻探石油,他们使用的是美国飞马石油公司(Socony Mobil OilCorp,又译莫比尔石油公司)在西贡陷落时留下的设备。越南为此在5月13日放弃了与日本在湄公河出海口进行石油开发合作的计划,转而接受苏联的技术援助⑥。

① [ 英] 杰弗雷· 西格尔:《越南重新勘探石油将要面临的问题》, 丁浩译,载《中东石油问题》1980年第3期。

② 罗方明:《越南的能源问题》,载《印支研究》1982 年第 2 期。

③ 《〈纽约时报〉文章“中国南海的石油探索同经济和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1979年9月2日),载《南海诸岛剪报资料》(登记号

4386,1976 年 9 月 1 日至 1979 年 10 月 21 日),厦门大学图书馆。

④ 《美苏帮越南抢石油》,载《青年参考》2011 年 7 月 27 日,http://qnck.cyol.com/html/2011-07/27/nw.D110000qnck_20110727_1-22.htm

⑤ 《我国对外关系文件选编》(1980年),新华通讯社1981年3月。

⑥浦野 起央著 :『南海諸島国際紛争史——研究、資料、年表』、刀水書房 1997 年印行、第 711 頁。

尽管中国海峡两岸不断抗议,但由于中国海军力量未及南沙海域,所以苏越的石油勘探工作还是不断进行。1981年6月19日,越南副总理陈琼(Tran Quynh)与时任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的康斯坦丁· 卡图舍夫(Katushev Konstantin)签订了《苏越关于大陆架石油天然气开采计划的协定》,并提出了一个1981—1985年能源开发计划。按照协定,越南国家石油与天然气公司(PetroVietnam)和苏联石油公司(Zarubezhneft)成立合资公司——“苏越联合石油公司”(Vietsovpetro,又称苏越石油公司或越苏石油公司),公司理事会联合主席由越南石油天然气总局主任阮和(Nguyen Hoa)与苏联天然气和近海石油工业部副部长扎伊塞夫担任。该公司勘探开发计划、技术均接受苏联人的指导。苏在南海的油气开采行为具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国外学者分析认为,“正是这项开发越南大陆架石油和天然气的合作,使我们得以窥见苏联的政治目的及其今后援越方式”,“它实际上使苏联‘在越南声称拥有主权的海域内获得一定的经济权利’。这些权利使克里姆林宫有可能一方面对西方国家同越南就离岸海域的石油利益问题的谈判施加影响,另一方面,在中越的大陆架定界的纠纷中增加筹码。这种以(越南)丧失政治权利来换取苏联经济援助的苏越经济合作在后一种场合中显得尤其重要”①。

苏越主管官员乃至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出面, 是促成双方不断加大对南海油气勘探和开发的重要推动力。1981年9月初,时任越共总书记黎笋(LeDuon)访苏时,与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会谈, 要求进一步扩大、加强对越南南部大陆架油气的开发,双方就如下内容达成一致:双方在 5 年内共同建设越南的 40 个大型经济项目和扩大越南南部大陆架油气资源开发。11 月 4 日,苏越联合勘探开发南部大陆架油气委员会在河内召开第一次会议, 并拟定了一个五年的发展计划,其中涉及在头顿附近进行近海钻探项目。苏联石油工业部第一副部长出席了会议,并表示:“要把开发越南南部大陆架油气的工作,作为 1982 年苏联对外援助的重要项目。”越南亦称要将此工作“列入 1982 年的国家计划,在财政上给予保证”②。自 1981 年秋,苏越石油公司开始在南海海域进行重要的地质勘探工作。据苏联专家考察,越南大陆架分布有较多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苏联天然气工业部第一副部长认为,如果对这些资源进行开发,会带来很多的利益,他于1981年12月下旬表示:“正在大力发展的越南经济可以利用这种油气资源。”越南通讯社也就苏联专家正在加紧完善开采油气系统问题进行了报道,称“陆地上的各种工程设施和安装钻井平台的地点正在建设中”③。1983年10月31日,苏越签订《苏越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合作的长期计划》, 双方表示这一协定“为发展和巩固苏越经济技术合作开创了新纪元,体现了全面性和长期性”④。按照此计划,苏联加大了对苏越石油公司的支持力度。

苏越石油公司的主要勘探开发地区是在越南南部大陆架,但有一个由北到南的转变过程。1975—1985 年间,苏联石油科技人员曾在越南北方打了60 多个试验井,但结果表明,越南北方石油的储量较少,为此苏越利用美国等石油公司的油气钻探材料,将注意力转移到越南南方大陆架。1981年苏越石油公司拥有了湄公盆地中15、09和16区块的勘探权⑤,着手对有希望的白虎油区⑥进行试掘。勘探工作进展顺利,苏越石油公司计划到 1985年在越南近海钻 12 口“试验井和开发井”,目标是争取在越南的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⑦,实现白虎油田第一号油井试油成功。

① [ 新加坡] 德列克· 马丁· 达· 准哈:《苏越经济关系剖析(1979—1984)》,郑承义译,载《东南亚研究》1987 年 1—2 期。

② 孙晓明:《越南的石油、天然气工业》。

③ 罗方明:《越南的能源问题》。

④ 张雪:《苏越经贸关系三十年》。

⑤ 某些外国石油公司(美国公司除外)1978 年重返越南,原联邦德国石油供应公司德尔森(Deminex)与越南签订了区块 15 的勘探合同,完成了 3 000 千米的地震调查,并打了四口探井,其中只有一口井(15-A-1井)每天获原油3.7吨,其他仅见油气显示,认为缺乏油气开采价值,于1981年放弃了上述区块,这为苏联的进入创造了条件。参见何拥军、徐脉直、龚建明:《越南湄公盆地勘探开发现状及远景》,载《海洋地质动态》1997年第4期。

⑥ 白虎(Bach Ho;White Tiger)油区,位于头顿东南约 120 千米处的海域。

⑦ 1981—1985年越南进入第三个五年计划,由于越南侵略柬埔寨, 西方国家(除法国、瑞典等极少数国家外)继续对越南实行经济制裁,致使越南的外援几乎全部依赖苏联。为此苏越经济关系开始逐步转向“计划性”和“长期性”。1982年3月,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尼 · 巴伊巴科夫访越,同越南计委班子在一块敲定第三个五年计划。

苏越石油公司还进行石油生产平台建设,为实质性开发做准备。1983年初,苏越石油公司在湄公河三角洲用一条固定式平台进行打钻,另外在头顿港准备了建造六条钻井平台的材料。7月,该公司宣布已完成第一阶段适合公海钻探的固定式平台的设计。苏联“鹈鹕级”“米哈伊尔 · 米尔琴科”(Mi—Khail Mirchink)号石油钻探船开赴白虎矿区,在离头顿市约75海里的白荷构造打钻。苏联为了做好平台的开钻准备工作,建立一个码头,且搬运了70万立方米的土石,并铺设了130米排水管道。同时,苏联从一个法国近海承包公司购置了一条价格为2800万美元的500吨驳船①。1984年5 月 24 日,公司在此发现了石油油床,储油层深达1700—3000米,储量约为10 亿吨。公司在钻探白虎油田过程中,进一步探明了油田渐新统砂岩和破碎的风化基岩油藏状况,这使得该公司头顿地区的油气勘探和开采进入一个新阶段。

在苏联帮助下,越南逐渐形成了以头顿为中心的石油开发区,各种生产建设工作随之展开。1985年前后有3个近海钻井平台投入安装,并铺设海上输油管道②。1985 年苏联又增派两艘石油钻探船开往白虎矿区,6月26日白虎油区的第一口油井试油成功,油质中质,石蜡含量高③。1985年是越南油气工业发展较快的一年,截至1985年11月底,“越苏油气联营企业已完成勘探钻进尺度计划,建成了一号固定式钻井平台,并加紧进行二号和三号钻井平台的安装工作。目前已建成的地上设施有:4.2兆瓦柴油机发电厂、2560千伏安变压站、地球物理勘探站、海岸照明系统、自动聚电系统、中压线路系统和近300米桥梁”④。但是,油气的初期产量并不符合苏越两国的预期计划,连续几年来产量一直很低,质量也不高,石蜡的含量偏高,以至于在32摄氏度会出现凝固的现象,对此苏联专家认为南海可能“贫油”⑤。尽管如此,钻探工作仍在持续进行,此后又获得了塔姆奥(Tamoao)、博维(Bovi)等几个油气发现点。

白虎油田喷油后,苏越石油公司决定再建几个海上钻井平台,以加快开发速度。1986年3月10 日,第一口新油井被打出,但是越南没有对外透露其喷油量。3个月后,苏越在头顿签订了一个新的五年计划(1986—1990年),预计全部运转3个近海钻井平台,并准备增建一个长70米、能容纳万吨级轮船的船坞⑥。翌年,苏越合作进一步加深, 苏联除加大对越南南方大陆架石油开发力度外,还在越南内陆发现了200个有开采价值的油气小矿, 在同奈省(DongNai)建的年产7万吨精炼油厂也于12月19 日投入生产。1987年越南的原油生产完成了国家计划指标,达 27 万多吨,越南的石油向日本输出,输出量占越南石油输出的 50% ⑦。苏越石油公司的发展,对越南石油供应具有战略意义。1988年3月,苏越联合开发越南石油会议在苏召开,苏联表示将在 1988 年使越油气采掘大幅度增长,为此在开发工作中再投入2 倍于1987 年的劳动量,新钻探、挖井 19 口,援建越 10 个石油工业项目。1988 年公司日产原油 1.2 万桶,1989 年在白虎油田中有6座采油平台。据说该油田的油与印尼米纳斯原油十分相似,都是低硫含量,倾点为 85。F,API28-30。。为扩大石油生产,越南想再购置几座自升式平台,但是由于外汇短缺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政策而未能如愿。另外,悬而未决的边界纠纷,也使越南海上某几个勘探区域处于风险状态⑧。

越南南部大陆架油田产油,引起了西方石油公司的关注和兴趣,越南也有意通过政策措施,吸引西方石油公司进入越南。1987年越南颁布《外国投资法》,积极支持外国企业投资海上油田开发建设,并实行相应的优惠政策。该法规定了三种外国投资形式:事业协作式的合同、合资企业 ( 外国企业的投资比率要在30%以上 ) 以及外资企业⑨。此时苏越石油公司因为资金、技术原因,放弃了原来均认为是前景很好的区块,如区块4、5、10、11、15。为促进上述区域的勘探,越南将这些区块进一步细分为 4-1、4-2、4-3、5-2、5-3、11-1、11-2、15-1、15-2,对西方石油公司进行投资招标。1985年比利时一家石油公司最先同越南签订合同, 负责越中部沿海地区的石油勘探工作,紧接着意、澳、法、日、印尼的一些石油公司亦表示愿意参加越油气开发和帮助越建立一批石油企业⑩。越南石油公司有选择地邀请部分投标者,很快达成了27 个不同的产量分成合同。这样越南的油气生产逐渐形成多元化的局面,虽然如此,但苏越石油公司仍处于越南油气开采的主体地位。

① 《越南石油勘探概况》,载《东南亚石油新闻》1984 年第l期。

②《越南开发南海白虎油田》,载《海洋地质动态》1985 年第 9 期。

③ 《苏越联合开发越南南部大陆架油气》,载《海洋地质动态》1985 年第 10 期。

④ 罗四维:《越南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和开采》,载《印度支那》1986 年第 3 期。

⑤ 《美苏帮越南抢石油》。

⑥ 高伟浓:《1976 年以后苏联对越南的经济援助评析》,载《东南亚研究》1989 年第 2 期。

⑦の中原光信:『ベトナムへの道——日越貿易の歴史と展望』、社会思想社 1995 年版、第 227 ページ。

⑧ 《亚太地区海上勘探和开发近况》,载《海洋地质信息通报》1989 年第 6 期。

⑨ 关邑:《越南海上石油开发的现状与未来》,载《海洋信息》1994 年第 2 期。

⑩ 孙晓明:《越南的石油、天然气工业》。

20世纪80年代,越南在苏联的帮助下,在南海开辟了白虎等多处油田,这着实让越南感到无比兴奋,同时也引起了其他东南亚国家对南海的觊觎。据统计,白虎油田1986年石油产量5万吨,1987年升至25万吨,到1990年石油产量已达270万吨。至苏联解体前夕,越南的石油产量已经使他从一个依赖进口原油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区域产油国,而且到1990年,越南成为了石油输出国,其大部分的石油均来自于海上。当然,苏联之所以帮助越南在南海盗采石油,完全是出自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①。根据双方在1981年签订的协议,苏联可获得苏越石油公司50%的销售分红。因此,20世纪80年代末, 苏联成为世界上大石油生产国之一,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来自南海石油的推动。有的矿区已经深入中国南海断续线内。越南的大熊油田(DaiHung)是最早跨入中国南海疆域线内生产的油田,位于万安盆地北部,水深110米,05-1区块,北距昆仑岛480千米,于1974年被美孚石油天然气公司(Mobil Oil & Gas Co)首先发现,1987年苏越石油公司钻探大熊-1井,每日生产的原油测试为5800桶,天然气85万立方米②。1988 年经苏越石油公司勘探证实,该油田日产天然气85万立方米,可采石油储量5万—10万桶③。大熊油田经历了1994年、2000 年、2004 年三个开发阶段,2003 年该油田的全部权益被越方收回。

三、对苏越油气合作的评析


东南亚、南海地区战略地位重要,进入冷战以后成为两大阵营对抗的重要地域之一。苏越结盟使得苏联获得了巨大的战略优势。由于苏联在越南建立了一些军事基地,所以原本困顿在日本海、鄂霍茨克海的苏联太平洋舰队,把其战略活动范围扩展到东海、南中国海,并进而延伸到印度洋,对美形成一种海上战略威慑。1979 年邓小平访美期间, 曾就苏赋予越南的战略价值向卡特总统表达过这样的看法。邓小平认为,苏联把越南作为其战略部署的一部分,一方面借助越南搞印支联邦,推行亚安体系;另一方面试图通过控制阿富汗、伊朗、印度南下波斯湾。邓小平把这比喻成一个哑铃,连接这两端的是马六甲海峡,而苏联正设法控制这一连接点,“这样,苏联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扩张就连成了一体”④。这种战略态势从两个方面影响了苏越南海油气合作:

第一,在苏越推行其安全战略之时,两国的经济活动也全面展开,开发南海油气资源是他们自然的选择。苏联巩固加强与越南油气关系的战略动机之一,除了加强其在东南亚、南海地区的势力存在外,还企图通过有规模有计划地开采南海石油,达到影响越南对外战略的目的,更牢固地把越南绑在其与美中对抗的战车之上。因此,苏联尽管本身经济发展矛盾重重,仍集中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力量,帮越南在南海勘探和开采石油。而随着苏中关系恶化,越南最终选择苏联而背弃中国, 在南海问题上企图借助苏联的力量挑战中国主权, 这体现出越南机会主义的战略选择。

第二,为了巩固南海既得利益以及强占更多资源,越南认为必须有强大的海空军事力量作为倚靠, 为此加重对苏联的外交、军事依靠。苏越《友好合作条约》签订后,越南陆续从苏联得到一大批装备,如快速护卫舰“别佳”II级3艘、“别佳”III级2艘,巡逻艇和小型快艇“黄蜂”II级导弹快艇7艘、“图利亚”级鱼雷艇7艘、“大胡蜂”级16艘,这样越南海军实力大大加强了。在苏联解体之前,越南得到大约70架苏联苏霍伊航空集团制造的苏22战斗轰炸机和多达160架米高扬设计局设计的米-21 战斗机,然而越南海军实力与中国海军相比还有一段距离⑤。尽管如此,越南扩充和加强海上军事力量、以确保南海油气开采的政策没有改变。

①《美苏帮越南抢石油》。

②《中国南海政策新动向》,载腾讯新闻,http://news.qq.com/

zt2012/SCSnewpolicy/

③ 曾呈奎等主编:《中国海洋志》,大象出版社2003年版,第435页。

④ 宫力等:《邓小平在重大历史关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311 页。

⑤《越南坚持购买俄制武器完成其装备升级计划》,http://mil.

sohu.com/20090821/n266134814.shtml

尽管苏越关系非常紧密,在苏联的支持下,越南在南海油气开发中取得重大成果,但在冷战后期越南还是积极招徕西方石油公司开发南海油气资源,这时越南发现多处油气田,仅靠苏联的帮助难以满足其发展需要,而本国又无此经济、技术能力, 为此欲多辟途径,获得更多的资金和技术促进油气资源的开发。另外,苏越石油公司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苏联缺乏做这项工作的专业技能和人力物力。除此之外,还受到如下因素的影响:

第一,越南要摆脱石油供给单纯依靠苏联的困难局面。加入经互会以后,原本希望获取经济实惠, 然而并未如愿,苏联本身经济发展面临困境,其供应越南的石油、石油制品虽逐年增加,但价格也不断增长,1981年苏联石油价格猛增400%,从每桶4美元一下提高到16美元①。这对于外汇储备枯竭的越南来说,经济负担日渐沉重,越南想摆脱完全依靠苏联的局面。同时,苏联负责管理石油公司的人员对越南的贪污、浪费行为和效率低的作风也表示不满,双方矛盾重重。

第二,越南欲从西方国家取得石油技术的援助。在当时美国等西方石油公司拥有先进的石油勘探技术,尤其是拥有在诸如南中国海这样的浅海区域进行钻探的优良技术和经验。80 年代末,壳牌比利时石油公司、英国石油公司、道达尔石油公司与越南已签订6 项勘探和开采协议。1990年,莫比尔石油公司与越南进行非正式的商讨,打算在解除对越禁运时,将在越南南方的大架上勘探石油。1993 年底,越南授予莫比尔公司加入的石油合资企业拥有对青龙构造的勘探权②。正是以莫比尔公司为代表的西方石油公司,在南越政权存在时就已经在南海地区勘探油气资源,它们的经验和技术为统一后的越南所需要。

第三,越南石油勘探和开采战略的变化,与其经济建设的总体布局有直接关系。80 年代后期越南逐渐将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的轨道上来。1986年召开的越南共产党第六次党代会提出了“革新”路线,第一次明确提出海洋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同步进行、互相促进的主张,将改善民生工作提到议事日程。1987年11月30日召开的第六届越南政治局第一次会议,做出了《关于保卫越南对黄沙群岛和长沙群岛的主权的决议》(06 /NQ合同④。

尽管许多外国公司活跃在越南油气勘查开发, 但出于历史的原因,目前最有影响力的公司仍然是俄越石油公司⑤。苏联解体后,俄越关系出现短暂的冷淡,但不久双方在石油业上的合作关系重新升温 , 这与“俄罗斯在东南亚及南海地区对苏联对外政策和外交所具有的继承性”⑥有关。截至2008年,俄石油公司在越南东海岸大陆架发现 7 个油气田,石油总储量超过 3 亿吨,越南 95% 的石油开采量是与俄方合作完成的⑦。从 1981—2009 年,苏越(俄越)石油公司在“白虎”和“龙”两个油田采油达2 亿吨,累计向越南国库上缴 280 亿美元,向苏联(俄罗斯)国库上缴86亿美元。同时,俄越石油公司也是俄国外石油公司最重要的资产,营收和利润均占到2/3左右,是两国极为重要的合作项目⑧。俄罗斯对南海油气开发项目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该地区的资源争夺活动,增大解决南中国海问题的变数,从而对中国南海维权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同样对越南而言,通过利用与俄合作的加强,借力俄罗斯抗衡中国也是其如意算盘⑨。这是我们在分析俄越南海油气合作时应该注意到的,但是仍应看到从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大局出发,俄罗斯不会轻易触动中国国家领土主权问题。

① [ 新加坡] 德列克· 马丁· 达· 准哈:《苏越经济关系剖析(1979— 1984)》。

② 田北共:《美国莫比尔石油公司重返越南》,载《东南亚南亚信息》1994 年第 14 期。

③Nghi quyuetcua Bochitri“veviecbaovechuquyencuaVietNam doi voi haiquandaoHoangSa vaTruongSa,tangcuongsu comatcuaVietNamtrencac dao vabien thuocchuquyen”,06/NQ/TUngay

30/11/1987. 转引自邓应文:《试论越南将南海问题国际化之举措——兼论其与越南海洋经济战略的关系》,载《东南亚研究》2010年第6期。

④ 于向东:《越南全面海洋战略的形成述略》,载《当代亚太》2008 年第 5 期。

⑤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将苏越石油公司划归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下属的境外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管理,改称“俄越石油公司”(Vietsovpetro),这一举措也得到了越南的同意。

⑥ 郭渊:《冷战后期苏联在南海的势力存在及其南海政策的调整》, 载《俄罗斯学刊》2013年第1期。

⑦《俄罗斯合资企业在越南大陆架发现油田》,载俄罗斯新闻网,http://rusnews.cn/eguoxinwen/eluosi_duiwai/20080114/42013840-print.html

⑧ 《加大对越南炼油石化工业的原料供应量》,http://cn.news.gov.vn/Home

⑨How Vietnam Sees China,http://thediplomat.com/asean-beat/2011/10/18/how-vietnam-sees-china/

(本文摘自:《俄罗斯学刊》2015年第3期中俄全面战略协作协同创新中心专栏)

石油观察智库研究部长期招募兼职研究员,欢迎油气研究方向的专业人员加盟,同时欢迎各石油院校在校学生实习!简历中请详述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

百度搜索“哪个妞污”,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哪个妞污ngn5.com,您的女娲在线图书馆!

欢迎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女娲社区 哪个妞污? 那个妞污

友情链接: 女娲导航    阿里云社区   吉龙商贸    女娲商城     女娲社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