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情绪不稳、爱发脾气、逆反,原因可能是这个…
情绪是生来就有的一种能力,也是我们生命不可分割的一种能力。一个正常人都会有情绪,在生活中也会伴随着各种情绪。
孩子也不例外,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脾气也会越来越大,动不动就爱发脾气,还爱唱反调… …面对孩子的各种情绪你都处理正确了吗?
爱孩子,从了解孩子开始,关注幼儿心理发育&情商培养。 让家长和孩子产生共鸣的幼儿情感互动艺术图画书。是孩子情绪得到认同、释放和疏导的渠道;是家长和孩子产生情感共鸣和互动不可缺少的纽带。
小编给大家带来
最佳处理与化解孩子情绪的五个步骤
1
因为情绪是心灵的语言,是内心状态的一种表达。那情绪本身并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情绪背后在表达什么。
有位爸爸曾分享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一天,他躺在沙发上,然后希望11岁的女儿给他倒一杯水,但女儿并没有给他倒水。爸爸就强调说,孩子从小就应该懂得孝顺的。
女儿在一旁激动解释道,不是那样的,本来是想给您倒,只想逗一下,然后你有情绪了,我就觉得特别扫兴,就真的不想给您倒水了。
这位爸爸看到孩子的情绪,爸爸就更大的声音说。
然后孩子继续用更大的声音,有一种被冤枉的这种感受继续说她的理由
… …
比如,我们现在很多家庭生二胎,那家里的老大就会很吃醋,常常会觉得自己被遗弃了,不被爱了。
面对这些,我们要学会找到孩子生气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因为只有当我们找到原因,才能够跟孩子进行深入有效的沟通,所以,我们不针对于情绪起反应,我们要针对孩子情绪背后的原因去做沟啊,这个是重点。
当我们准备好倾听和尊重,孩子是会很愿意跟我们说的。孩子会觉得你听懂了,那么他这个情绪就不再存在,他就会能够冷静下来跟你正常的表达去沟通。
2
其实很多孩子对自己的心理,对自己的情绪并不是很了解,他只知道不开心了,不开心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只想发脾气摔东西…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就需要帮助孩子去探索和了解他自己的内心。
一个男孩14岁,有一次和妈妈发生争执,这个孩子就到厨房里,把菜刀拿出来,对着他妈。(其背后就是他妈妈要给他做一些事情,这孩子不愿意做)家长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找到老师做个案辅导。
老师问孩子,你当时拿着刀的时候,你是真的失控了,你还是只是示意一下妈妈呢?
孩子说,我是想吓一下妈妈。
老师,你当时为什么会那么激动呢?是因为妈妈什么样的行为让你那么接受不了吗?
孩子说,妈妈总是逼迫我做不愿意做事情,所以我就特别的生气。
老师说,当你拿着刀对着你妈妈的时候,你当时感觉是怎样的?当你看到妈妈转身离开的时候,你心里的感受是怎样的?你是感觉有一点小胜利,还是觉得很后悔!知道自己做一件很不对的事情。
孩子说,两种感觉都有。
老师说,那你希望妈妈以怎样的方式来与你沟通呢?
孩子说,我希望妈妈能够不要强迫我,跟我商量。
… …
最后双方达成共识。
通过这个事件,我们想一想。假设说我们如果没有针对这个情绪背后的细节去做沟通,而只是压制批判孩子“不对的:这个行为,其实是治标不治本的,是不是这样呢?
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去协助他去探索,更多地了解自己,只有更多了解自己,才能够更多地表达自己。
当孩子的生气遇到对抗的时候就会转化为攻击,当孩子的生气遇到关怀时它就会转化成悲伤,他就会去表达,所以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我们要更多的去让他了解自己情绪背后的真实想法,真实感觉,真实意愿。同时,我们要懂得尊重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能去强迫孩子,而是了解他,尊重他,和他交流。这样,孩子才不会有那么多的情绪化,才能够正常地跟我们交流和表达。
3
当孩子对自己真实的想法有更多了解的时候,我们就需要鼓励孩子把自己内心的想法感受能够清楚的准确地描述出来。
我们家长常常会有这一种误区,就是觉得孩子还小,他的想法都是幼稚的,只要孩子听话照做就是了,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更多的是让他能够清楚地表达他自己,只有当孩子学会了表达,他才能够和我们正常的交流沟通。在家里的时候,我们最好给孩子营造一个可以练习自由表达的氛围。未来在公众的场合,他也会成为那个能够很清晰,很自信,很自然表达自己的人。
其实我们每一个孩子,他们原本都是很会表达自己感受的,但是慢慢的越长大越不会了,这是为什么呢?
比如说我们学习英语,如果我们所处在的环境大家都讲英语,那我们可能很快就会学会了英语,是不是?
如果我们学习英语,我们周围的人都不讲英语,那么我们就觉得很慢,是不是这样子?因为没有这样的环境!
同理,如果家长通常不会在感受这个层面跟孩子去交流去沟通,我们更多的时候就告诉他道理,就是用的头脑与孩子的这种心理的感受去交流,慢慢的孩子就不会表达了。
在道理层面上孩子永远是不如我们的,甚至他永远都是错的。但人与人之间感受上其实是没有谁对谁错,是平等的。
4
在一个人有情绪的时候,正是一个人很脆弱的时候,也正是一个人最需要爱和安抚的时候。
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我们就穿过他的情绪,看到他情绪背后的那份脆弱和无助,并且对它背后的那份脆弱进行安抚。
比如孩子生气对你说,你总是对弟弟那么好,有弟弟了之后就不爱我了。
作为妈妈,我们怎么去安抚孩子呢?
比如说我们可以说,妈妈爱你和弟弟是一样的,妈妈对你的爱不会因为任何人任何事而改变。
你现在看到妈妈抱弟弟多一些,是因为他年纪还小,妈妈曾经抱你,爱你是一样的。来,让妈妈抱抱。
我们就是需要安抚孩子这个背后的脆弱,而不是去责怪他或者教导他。当孩子的需要,当孩子的脆弱被满足,他才更容易接受。
比如当孩子稍微长大一点,他生气地对你说,你总是到我的房间动我的东西。这个时候我们看到孩子情绪背后的东西是什么呢?
孩子就是希望能够尊重他,他在为自己不被的尊重而感到很生气。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对他说,你不希望我动你的东西,你希望我尊重你有自己的空间对吗?妈妈知道了妈妈会尊重你有自己的空间。
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够安抚他,我们不去跟他针锋相对地去计较,那么之后,孩子反而会感受到我们的强大,我们的爱,我们的包容,孩子也会更信任我们,更佩服我们,更愿意和我们敞开去沟通。
5
一个孩子内心产生任何的感觉都是正常的,但是并不代表他的任何行为,都是可以被允许,可以被接受的。所以我们不去操纵或者改变孩子内心世界,去改变他的感觉,而是去引导他表达自己的这种行为。
所以我们同理孩子的感受,但是要对孩子的行为和表达情绪的方式做引导。比如说有的孩子一生气就会骂人的方式,或者攻击别人的身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愤怒,那么这样的行为就需要被引导。
举例:
比如说老大,因为弟弟抢他的玩具,然后把弟弟狠狠的推倒在地,或者打弟弟。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立刻把他们分开。然后,我们需要跟孩子确认,你那么生气,是因为弟弟抢你的玩具对吗?孩子说:“是,对,都是他的错,都怪他……”那么家长就可以说:我知道弟弟抢你的玩具,让你很生气,但是你不该把弟弟推倒,他还小,很容易受伤,你可以把自己的玩具收起来,或者警告他,告诉他不要再碰你的玩具,或者来找妈妈都可以。
我们家长要给孩子传递我们的价值观,让孩子了解到我们可以接受什么,我们不可以接受什么,他的什么行为是可以被允许的?什么是不被允许的?就他的感受我们是理解的,也是允许的,也是接受的。但他这种表达感受的方式、表达情绪的方式是我们不能够接受的。
所以我们就透过这种不断地传递我们的价值观,让孩子知道、让孩子了解。毕竟呢,孩子是一个孩子,他对自己哪些行为是可以的,哪些行为是不可以的,哪些是可以被接受,哪些是不被接受,其实他是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和界限的,他是在与别人互动过程当中,在反馈当中慢慢了解到的。
究竟怎么做才能真正培养起孩子的诸多能力,又不会揠苗助长适得其反?
什么才是最让孩子受益的?
我的孩子究竟在纠结什么?
如何做才能帮助到我的孩子?
这一连串的问题成为现代家长最迫切想要知道答案的困惑。
那么小编今天又给大家推荐一套书
《小安东的故事系列》
▼
作者简介
百度搜索“哪个妞污”,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哪个妞污网ngn5.com,您的女娲在线图书馆!
欢迎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哪个妞污? 那个妞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