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理性批判》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下载 App 注册或登录
哲学
理性
康德(Immanuel Kant)
纯粹理性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全面屏手机
39 个回答
匿名用户
要理解《纯粹理性批判》,就要了解它产生的那一段历史,至少要了解康德时代的哲学环境。欧洲启蒙运动以及近代欧洲哲学在那个时候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当时对康德的哲学思想影响最大的是休谟,他说休谟打断了他的独断论的迷梦,也就是说,打断了他的教条主义的迷梦。
什么是独断论呢?独断论,我们也翻译为教条主义,就是指当时德国流行的理性派哲学,我们称之为唯理论。当时大陆和英国主要有两派在争论:大陆的唯理论派和英国的经验论派。唯理论派在康德的时代是以莱布尼茨和沃尔夫为代表。唯理论最早是由笛卡儿创立的,然后是斯宾诺莎,他继承了笛卡儿的思路,也就是推崇绝对理智的这样一种哲学。斯宾诺莎以后是莱布尼茨,他俩是同时代的人,见过面,莱布尼茨还看过斯宾诺莎未发表的手稿。莱布尼茨之后是其弟子沃尔夫,沃尔夫把唯理论的思想大大地扩展了,使之成为一个体系。莱布尼茨是个天才,但是他没有把自己的哲学思想构成一个体系,他只有一些单篇的文章和零星的观点。沃尔夫使它构成一个逻辑体系,在逻辑上使它严密化了,所以沃尔夫的哲学在当时的德国是官方哲学,所有的大学就像我们使用统编教材一样,都要教沃尔夫的哲学,包括逻辑学和形而上学。康德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他从小接受德国学院派气氛熏陶,进而接受了唯理论派的哲学。
但与此同时,海峡对岸的英国盛行的是经验派。那是由培根所开创的,并经过霍布斯、洛克到贝克莱、休谟发展的。经验派注重经验,注重从感性经验和感觉里面获取知识,就像洛克讲的:人心本来是一块白板,所有的知识都是由外界印在我们心中所留下的。理性派则不同,他们强调先验的观点,就是人心不是白板,人心中有一些先验的观念,我们凭着这些先验的观念去把握知识,一切知识的基础就是理性直观的知识。理性的有些知识是不用证明的,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心中固有这样一些直接的知识,所以能认识和把握我们的对象,我们对对象的把握实际上都是由这些先验的观念造成的。这可以追溯到古代柏拉图的回忆说。柏拉图认为,一切知识、我们对外界的认识和学习其实都是回忆。我们对外界的感性认识当然是由外界给予我们的,但那是不可靠的,我们要从外界所给予的感性认识中回忆出其中所包含的理性观念、理念,那些理念才是真正可靠的知识。人的知识是天赋予我们的,这是当时的理性派的观点。经验派则完全相反,他们认为没有什么天赋的知识,一切知识都是后天的,是外界加于人们的感官造成的。
1.休谟的挑战
当时的两派哲学———唯理论和经验论———经过了长期的争论,从笛卡儿、培根到斯宾诺莎、洛克、莱布尼茨。洛克和莱布尼茨是有一场公开的论战的。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是真理?是感性知识还是理性知识是真理?这是他们争论的焦点问题。经验论发展到贝克莱和休谟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经验论在贝克莱、休谟以前基本是唯物主义的,承认我们的感性知识来自外界事物的客观实在对我们感官的作用,我们通过感官就能把握客观实在的规律,像霍布斯、洛克都是属于唯物主义的经验论。但贝克莱和休谟把经验论推向了极端,形成了一种唯心主义的经验论。一般来说,经验论都是唯物主义的,强调经验,强调客观物质世界的作用,但是贝克莱和休谟把感觉的经验论推向极端以后,就只承认我们在感性中、在知觉中、在我们所接受的印象中所获得的东西,而把知识的来源问题撇开。知识的来源通常认为是物质对象,但是他们不承认,说我们怎么知道是物质对象,物质对象我们没有看到,我们所能看到的就是我们接受下来的。特别是休谟,他是一种怀疑论的经验论。他认为,一切离开我们直觉所获得的印象、知觉的知识都是值得怀疑的,我们所知道的就是第一印象,然后第一印象在我们心中留下痕迹,我们在对它加以思考的时候就是知觉表象,就是观念,我们内心就是这些东西。至于外界的对象如何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我们怎么能看到呢?即使能看到,那看到的还是我们的印象,所以,我们的认识永远超不出我们的感觉。
休谟一个著名的论证就是关于因果性的论证。比如说,我们通常所讲的太阳晒热了石头,太阳是石头热的原因,石头热是太阳晒的结果,一点都不怀疑,我们认为我们把握到了客观物质世界的因果律———因果关系。但是休谟经过严格的分析,认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如果要实事求是地看,也就是把经验派的原则贯彻到底,我们就只能看到太阳晒是一个事实,石头热是另外一个事实,虽然太阳晒在前,石头热在后,但是你怎么知道太阳晒是石头热的原因、石头热是太阳晒的结果呢?我们看到的石头、太阳都是事实,但是我们没有看到原因和结果这样的概念,原因和结果、因果性这都是抽象概念,那你凭什么说客观世界有一个原因和结果?这是休谟的分析。
我们平时总是说有原因、结果,在自然界中到处寻求因果关系,这是为什么?休谟不满足于仅仅指出我们没有看到因果关系,还进一步指出我们所说的这个因果关系是怎么来的。我们怎么会把那些我们没有看到的东西误认为是我们看到的东西呢?他的论证是这样的:由于印象多次重复,看到太阳晒在前石头热在后,也就是一个被称作原因的在前,一个被称作结果的在后,这样的现象反复出现,在我们的头脑里就形成了一种习惯性的联想。当看到太阳出来的时候,当感觉到热的时候,我们就会产生一种习惯性的联想,然后我们看到石头晚上冷了,中午又慢慢变热了,我们就习惯性地想到一定有一种原因使它这样,而太阳晒就是经常伴随着石头热的一个事实。当我们每一次习惯性地寻求原因和结果时,我们都能找到,多次成功的尝试使我们形成一种习惯,认为太阳晒是石头热的原因。
既然因果关系这样的概念是我们通过习惯性的联想形成起来的,那么,如果有某种效力的话,也只有主观的效力,而没有客观的效力。它不是一种客观规律,只是我们主观的习惯联想而已,只是一种心理上的事实而不是一种客观的事实。这样一来,休谟就把客观的因果性即因果律给解构了。像因果性这样我们称之为规律的联系实际上没有必然性,只有一种或然性。就是多半会这样的,太阳晒多半会使石头热,石头热多半会是太阳晒的结果,但那是不一定的。我们把它称之为因果关系,但很可能事实上不是这样的。
休谟的说法有他的道理,太阳晒不一定是石头热的原因,石头热也有很多原因,尽管太阳在晒,但很可能石头热是因为别的原因,比如有人用火把它烧热了,或者说用开水把它烫热了,等等。但是像烧热石头和开水烫热石头这种事不常见,最常见就是太阳晒热石头,所以我们看到石头热又看到太阳出来,就习惯地联想到是太阳晒热了石头。但经过休谟的解释,这样一种因果性的客观必然性就不存在了。严格说来,我们只能说在前我们看到太阳晒,在后看到石头热,但是我们绝对不能说是太阳晒热了石头,或者说石头热是因为太阳晒。因为一个在前一个在后这种情况多得很,凭什么说在前的就是在后的原因?在此之前不等于是因为此,只是在时间上在此之前而已,它不一定是发生在后面的事情的原因。
这是休谟的一个非常有力的批判。他对一切因果性都抱有一种怀疑态度。当然,他不否认有客观规律,他只是说我们不知道,没有看到。休谟是非常实事求是的,他把自己称作是“实在论者”:我是实在论者,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我看到什么我就说什么,没有看到的我就不说,既不肯定也不否定。据我所知,我们所说的因果性,是根源于我们心理上的一种需要,一种习惯性的联想,长期这样,我们习惯了。它对于我们把握事物非常方便,它使我们的知识显得好像井井有条,如此而已。
休谟对于因果性的可靠性和必然性进行了解构,这在当时大陆的学术界是一件大事情,因为因果性在西方哲学史和科学史上是一个理论的台柱。我们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可以看到,他的形而上学之所以要建立起第一哲学,就是要探讨事物的原因。亚里士多德提出四因说,一个事物有四种原因,即形式因、目的因、质料因和动力因,四种原因最后归结为质料和形式。这四种原因就是解释万事万物的根本大法,从此以后,西方的科学精神就体现在为事物寻求它的原因,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我们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在现象底下去发现它的本质,去寻求它得以如此的原因何在。西方的科学精神就在于此。西方的科学高于中国的技术,在于它不仅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寻找因果关系,而且要寻找后面的作用、发生的过程。中国古代所谓的科学技术其实主要是技术。中国人只讲结果,不讲过程,过程都被抛弃了,或者隐藏起来,秘而不宣。所以,中国人把这种科学技术称作“奇技淫巧”,因为中间的过程和原理都省略了,所以看上去很奇怪,像是魔术、巫术。西方的科技进入中国,中国人以为是一种巫术、法术,因为中间的过程隐藏起来了。而西方科技最重要的就是因果关系,把原因理得清清楚楚,论证的过程实际上是在展示它们的因果链条。
在大陆理性派那里,像莱布尼茨是非常推崇因果律的,他说你要把握一个事物的本质,你就要找到它的原因,只有找到原因才能找到本质。英国经验派在休谟以前其实也同意这个观点,霍布斯就认为,哲学就是由原因推结果,但是更重要的是由结果推原因,由果求因。培根也认为,哲学就是要在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形式,这个形式也被理解为原因。一个事物是由什么样的形式所构成,也就是寻求它的“形式因”和本质,这是当时欧洲哲学家们的共识。
休谟的批判可谓石破天惊!因果性都被摧毁了,那科学还有什么可相信的?都成了一大堆心理印象的偶然堆积了,看上去井然有序,但这个井然有序实际上是人的一种习惯性联想,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等同于一种错觉。人为了便于把握就造了这样一种体系,但是这个科学知识的大厦没有可靠性的根据,这是非常可怕的!但是你还没有办法驳倒他,休谟很实事求是,那些天赋观念他都可以否认,你说你有天赋观念,休谟可以说你没有,你的心灵是一块白板。你讲你的,他讲他的,谁也对他无可奈何。
——————————
太多了,还是看原文吧,邓晓芒的书,讲得非常好。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802/16/26141_43183851.shtml
知乎用户
因答案和题目相关度不高,本无意添加答案。但是知乎回复的字数有限,本来想在 @黑色笔记本 的答案下直接回复的,无奈只能以新答案的方式来回复了,还请诸位见谅。
—————————————正文——————————————————————-
在 @黑色笔记本 的建议下,我读了 @殷守甫 的答案,并且读了殷守甫答案里给出链接的另一条答案(涉及James Conant的那条)。我很喜欢你们的答案,都点了感谢和收藏(但是并不一定都能赞同)。
@黑色笔记本 提到从 @殷守甫 的答案中产生的他对康德哲学中的经验和知识的说明是一个挺关键的地方。也是匿名用户批评黑色笔记本的时候着重强调的。黑色笔记本的出发点是要纠正殷守甫关于感觉经验不是知识的说法,匿名用户的立场则是批评黑色笔记本混淆了经验和知识的差别。
首先涉及答案里的争议:
参照黑色笔记本的说明,他不是认为,在康德哲学中,一切经验就是知识,而是针对殷守甫提到的“感觉经验还不是知识”的说法而做出的说明,即在康德哲学中,经验就已经是认识了)。
读了所涉及的相关答案后,我认为黑色笔记本的说明是恰当的,匿名用户的批评脱离了黑色笔记本和殷守甫在两个答案之间的对话背景,有些武断了。不过我觉得通过匿名用户的批评,倒使得黑色笔记本的答案更完备了,对知乎的哲学版的问题和答案来说,也是很好的。
其次涉及黑色笔记本和殷守甫答案中争议的焦点“康德哲学中的经验和知识的关系”问题,我倒是觉得可以再进一步补充说明:
在康德哲学中,经验有狭义和广义之别。在广义意义上,殷守甫对经验(等同于感觉所得的)、感觉经验这些概念的运用也是成立的,只不过需补充说明康德也在另一种意义上使用经验的概念,即黑色笔记本要强调的那种狭义上的经验概念:经验是一种知识。
学理上的说明,我找到了现在正在编撰中的Kant-Lexikon和早年Rudolf Eisler的Kant-Lexikon。前者给出的词条说明更为详细,相应的引文也比较明确,特翻译“经验”和“知识”两个词条的解释部分(词条下还有背景说明等等,可在链接中查阅),供 @黑色笔记本 、 @殷守甫 和@匿名用户参考。
Kant-Lexikon链接在此:https://dl.dropboxusercontent.com/u/18754877/KL_Preview/index.htm#E_Link
以下为我的翻译,欢迎批评,请勿转载。
1.经验(Erfahrung):
康德在广义和狭义上运用经验这个词。这个词可以首先指感觉以及通过感觉所给予的东西。康德在《纯批》开始处说:“毫无疑问的是,我们的全部知识都是通过经验来开始的……但是,尽管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通过经验来开启的,知识却不是全部起源于经验”(KrV, B1)。紧接着,康德在第二种狭义的意义上运用了“经验”。依据此种狭义意义,经验是知识的一种:“因为很可能,甚至我们的经验知识也是一种出于我们通过印象所接受的东西和出于我们自己的认识能力(通仅仅过感性印象所引发的)从自身中所给出的东西的共同设定物”(KrV B1)。这里清楚地谈到了经验知识,并且狭义上的经验是这样一种知识:这种知识的真以广义上的经验,即以感觉为基础。如同一切知识,狭义上的经验要求两种认识能力,即感性和知性的共同参与(比照:KrV A50f./B 74f.)。对经验来说,一方面不可缺少感性方面的经验性(empirisch)直观,另一方面也不可缺少知性方面的经验性概念。此外,正如上面的引文所说明的那样,康德还持有这样的观点:经验性知识(即经验)拥有纯粹的成分,这即是说,拥有由我们的认识能力自身所添加的成分,这种成分在此意义上是先天的。这种纯粹的成分由两种参与其中的认识能力的形式构成,即作为感性形式的空间和时间以及作为客观性思维形式的范畴。所有的经验知识的基础是“作为先天经验知识条件的、关于一般对象的诸概念”(KrV, A 96/B 126)。虽然有一种先天的因而是必然的成分,但经验就整体而言仍然是后天的。经验“虽然告诉我们什么在此,但没有告诉我们,这个东西必须是必然如此而不是其他的情形”(KrV A1)。
认识能力“从自身中给出”(KrV B1),并且由此能够将不单纯是想象的、拥有客观有效性的东西添(beisteuern)为经验的内容——这一点康德是这样来证明的:这种添加物是经验的可能性的条件。因为这些添加物是关于对象的知识的可能性的条件,它们适用于经验的全部对象。为了关于经验的对象是可能的,对象在某些它们的特性上必须遵照我们(sich nach uns richten用李秋零译本译法)。这一点是由先天知识的可能性所开启的(比照:KrV BXVI)。
这里自然要注意的是:只有现象而非物自体自身必须遵照我们。因为我们的认识能力影响的只是物体何以向我们显现,而不影响物体何以是自在的。
2. 知识(Erkenntnis):
(我本义是译为认识,但参照邓晓芒和李秋零两先生译本,均译为知识,故从中译通例)
知识这个表述大多为康德用于客观有效的判断(比照:KrV B3f.;20:266),但也用于“伴随着意识的诸表象”(KrV A320/B 377),这些表象,只要它们关涉到对象,就还不是判断(客观感知,即直观或概念,KrV A320/377)。从根本上说,康德在第一个意义上的知识中所理解的是经验性知识或经验(KrV B147)。知识依据有赖于经验的基本命题通过知性说明了归拢在先天形式之下的直观材料,并且知识就是统一的、系统性关联主动产生的结果(比照:4:322f.),以此在结果上是相互比照与关联的诸表象的整体。依据康德,经由客观判断的知识始终是以推理的方式建构的,即知识是以概念的方式来表达的,它进而与当今哲学中被说明为知识(Wissen)的东西相对应。康德(特别是在批判文集中)区分了对象性的知识和“与形而上学概念密切相关联的纯粹的或者是先验的(超越论的)”知识,(后一种知识)也可以称为理性知识或哲学的知识,它关系到对关于对象的知识的非感性命题的有效性和可应用性的验证。(比照:KrV A 840/B 868);康德既区分了哲学的知识和数学的知识——数学知识展现了一种出于概念建构的先天知识(KrV A713/B741),也区分了哲学的知识和基于经验性材料的历史知识(比照:KrV A836/B 868; 9:22ff.)。与理论知识相对立——通过理论知识认识到的是“在此所是”,通过实践认识所设想到的是“在此所应是”。
另:这本新版的Kant-Lexikon现在可以免费在线阅读,2015年出版后或许就看不到了,若要下载收藏请尽快。
更多回答
殷守甫 用户标识
哲学 话题的优秀回答者
这只回答写得太随意了。有兴趣的话移步后写的一个吧:
话说纯粹理性是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理性。那这个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理性是什么?
20140613
讲一下《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关心的问题是什么——说实话之前的回答真的不是很有帮助。
要义……以后有机会再讲吧。
一般意义上,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很多事情,比如,我面前是个电脑,并且,我们这个社会拥有很多知识,比如知乎上就汇集了很多。这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我们的知识是从哪里来的?很显然,我们不会认为都是从脑子里凭空想出来的。在某个时刻,我们必须依靠感觉经验,就是要观察,看一下,听一下,摸一下,做个实验什么的。当然,不难想到,有两种情况是例外。第一种是关于数学或逻辑的知识,我们不是用眼睛看出来的。还有一种知识,是关于自己脑子里在想什么,感觉怎么样,这也不需要感觉经验来帮助,我们本来就知道了。这两个领域的状况比较特殊,暂时先不考虑。避开这两个领域,我们可以达成的共识是:要获得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归根结底需要感觉经验。
于是呢,就带来了两个很大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感觉经验可靠么,会不会骗我们?这个问题很好理解,笛卡尔说:“你做梦的时候也看到很多东西呀,那些东西其实不存在的,所以,不是所有的时候感觉经验都可靠的……”更加复杂的场景有《黑客帝国》。因为我们的知识归根到底要靠感觉经验,而感觉经验不总是可靠的,所以我们的知识是不是可靠就是一个问题了。对于任何希望入门哲学的人来说,都可以认真想一想这个问题问的是什么,但这里先不展开。
这是因为,康德对这个问题不感兴趣。康德觉得,感觉经验是不是可靠这不重要,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比较难理解,所以我们要慢慢来。首先,一些人可能会发现,感觉经验是一回事,知识是另一回事。这一点上休谟感兴趣的问题会帮助我们。休谟觉得看到的事情都是个体的,这个东西,那个东西,而我们的知识呢,涉及到这些个体事件之间的必然联系。比方说,我们看到太阳升起了,又看到雪化了,但是在我们的知识体系中,这两个事件并列还不够,我们会说“因为太阳升起了,所以雪化了。”这种因为所以的联系是我们用眼睛看不到的,是我们自己推出来的。我们到底有没有理由做这样一个推论呢?休谟觉得这是一个大问题。为了更好地理解休谟所希望大家思考的问题,我们再来举一个例子。比如,我看到面前有一个苹果,因此我认为我拥有了这样一个知识叫“这是一个红苹果”。这看上去很平常,但背后有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我看到的红苹果是我眼前的图像,我不需要具有“苹果”、“红”这样的概念也可以享受眼前的这样一幅图像。但我所拥有的知识“这是一个红苹果”,完全是另一回事情,首先如果我闭上眼睛,无论怎样发挥想象力都没有办法生成这样一个图景,其次,我必须会说汉语,懂得“苹果”、“红”这两个概念,才可以对大家说“这是一个红苹果”。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呢?还是刚才的那一点,感觉经验是一回事,知识是另一回事,我的眼前有一只红苹果,和我知道“这是一只红苹果”根本就是两回事。于是这里的问题是,感觉经验是怎么变成知识的?或者,更学究一点说,感觉经验变成知识是如何可能的?
某种意义上说,这已经非常接近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所关注的问题了——很多康德的诠释者会说,这就是康德感兴趣的问题。我希望提醒大家的是,康德的思考还要更进一步。康德会问的是,为什么我们经验中的世界是如此有序以至于我们可以从中知道一些事情?比如我们看到的苹果,圆的而且是红的,圆和红两个属性集中在一个小物件上,我们没有看到一坨圆,还有一坨红。这背后有一种秩序,如果没有这种秩序的话,我们眼前所有的东西都是混乱和散漫的,我们什么都看不到。康德关心的是,怎么会有这种秩序的?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们不知道答案是什么,我们还是不知道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是怎么来的。我们只能说,“哦,要靠感觉经验”。但如果有人问,“然后呢?感觉经验怎么帮助我们获得知识了呢?”我们又傻了。
这里我们可以做一个小结,来比较一下笛卡尔所感兴趣的问题和康德所感兴趣的问题。对笛卡尔来说,他假定从感觉经验获得知识是可能的,但问题是如何让这件可能的事情变得现实。打个比方,某吊丝甲追到某女神乙是可能的——至少理论上,但对于吊丝甲而言,问题是如何让这件事情变成现实——大多数吊丝都不能够,所以女神终究是女神。康德对这个问题不感兴趣。康德的出发点是,从感觉经验获得知识是已经存在的现实,问题是,这样一种现实是如何可能的。打个比方,不知道为什么,吊丝甲和女神乙在一起了。在一起是一种现实。于是吊丝甲开始焦虑了,这是如何可能的?或者说,究竟因为什么女神乙选择了自己?如果他不能想清楚这个问题,那他和女神的关系早晚还是会砸了的……他会说,我根本就没有资格和女神在一起嘛……同样的,如果我们不能回答康德所提出的问题,最终我们还是只能说,我们根本没有靠感觉经验获得知识嘛……那就悲剧了。
最后我希望强调的是我只是复述了一下James Conant,Varieties of Skepticism一文中的一些观点。直到很多年后,独处的时候,我还是会想起上他课的那个冬天……许多感激与愧疚,哎——姑且popularize一下他的作品吧。
匿名用户
我是来反对黑色笔记本的答案的。我实在觉得我有必要上来写些什么,我很少在专业人士,或者自称的专业人士中看到如那篇文章那样粗糙、混淆、极其不尊重原文还兼以一种莫名的自信普度众生的文章。
应该说我本人过去非常喜欢看黑色笔记本的哲普文。当然我必须说我旗帜鲜明地反对黑色笔记本对非专业人士的冷嘲热讽与挖苦。我觉得这简直和打老人妇女没有区别。
——但是这是我第一次看黑色笔记本写的严肃文章。读完之后,老实说,我已经脱离震惊了——对于一个哲学研究者,不标注原文页码倒也罢——生吞活剥,乱下论断,不引用原文,信马由缰地混淆基本的定义和定义间的关联,这已经不是“犯大忌”能够形容的了的。——这是一个研究者到底有没有基本的操守的问题。我必须用原文来一正视听。
——因为这篇试图阐明康德的文章,基本就是从头错到了尾巴。
看完我的正文,再看看他的结尾的那段话,相信我,你会有一种奇妙的感受。
————————————————————
————————————————————
先从他拿某用户开刀的那段说起。
那个用户的答案我没看。但是这个意图指出别人错误的错误也真是把我看傻了。他批评了一共四点,基本就挑不出正确的地方,实在可观。
这段话完全混淆了纯批非常非常非常(以下省略一万字)重要的四个概念:感觉;经验;内感官(外感官)和时间(空间)。特别是他加粗的那两句话,我实在不知道他在这里加粗的用意——难道是提醒大家一起来找茬?
- 第一个错误,请看黑色笔记本第一句加粗:
对康德来说,要知道“自己脑子里在想什么,感觉怎么样”也是需要感觉经验的。
这个“感觉经验”一词用的实在是惊天地泣鬼神。“经验”和“感觉”在纯批里都是有特定含义的,都是做名词。绝对绝对绝对(以下省略一万字)不可以混用。我们来分析一下黑色笔记本的用法:
——如果黑色笔记本在这里是做一个动宾结构,是“感觉-经验”,那这就是歪曲感觉在康德的用法了。有人说,难道纯批中译本就没有把“感觉”做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动词用法吗?对不起,没有。因为这是专有术语。有很严谨的含义。
——如果黑色笔记本在这里做名词,词性上终于对了,但是意义上是彻彻底底地大错特错。感觉和经验不是能够并列的东西。整本纯批从没那么用过。
“需要感觉经验”这种业余到不行的话,就和“我今天吃了很多梨子和水果”一个道理——我想你一定知道我的意思了——完全不知所谓,混淆概念
再重复一遍,感觉和经验不是能够并列的东西。在纯批里对感觉和经验的关系的定义是特别特别特别(以下省略一万字)清晰明确的:
“(B33-B34)当我们被一个对象所刺激时,它在表象能力上所产生的结果就是感觉。……我把那与感觉相应的东西称之为现象的质料,而把那种使得现象的杂多能在某种关系中得到整理的东西称之为现象的形式。”
上文“现象”两字可以全部替换成“经验”来理解——嗯,为毛现象=经验?我故意不告诉你们这在原文哪里找~你来质疑我呀~^3^
咳咳,恢复严肃了啊=v=——经验和感觉并列在一起完全不知所云。因为感觉是一种能力产生的结果而经验是一个特定的集合。
(注:原文的引用均自邓晓芒的译本,人民出版社2004年印。页码采用纯批德文第二版的页码,下均同)
- 再看第二处错误:来自第二句加黑句:
这种认识虽然不需要外感官(空间),但仍然需要内感官(时间)
哭了。“外感官”后面打个括号加上“空间”……这么简单的错误真心真心真心(以下省略一万字)是看过原文的人不可能搞错的啊!不想说啥了。直接切入到原文吧:
“(B42)空间无非只是外感官的一切现象的形式,亦即惟一使我们的外直观成为可能的主观感性条件。”
康德说的是啥意思?很简单,空间和外感官完全不是一个性质的东西。你若了解哲学,你一定知道,“形式”的对立是“质料”,而康德沿袭了形式质料的概念。——既然“空间”是“外感官一切现象的形式”,那么有没有“外感官的一切现象的质料”呢?当然咯。这是康德哲学相当相当相当(以下省略一万字)重要的划分。空间属于形式,它本身不是质料,更不是外感官本身。康德有一句经典论断:“(B181)外感官的一切量的纯粹形象是空间。”——把外感官和空间混淆在一起确实是常见的错误。很可惜黑色笔记本完全没有搞明白两者的区别。
- 再来看更牛逼的第三个错误:这个巨大的错误里里面包含了一个非常基本的逻辑矛盾和两个最基本的概念混淆。原文如下:
他说:
“经验”(Erfahrung,experience)本身就已经是知识了。不是知识的那个东西不能称作经验
——我们不看原文,就按照他的这句话体现的逻辑:经验和知识的关系要么是经验等于知识,要么是经验包含于知识。——这就是他的意思。大家仔细琢磨琢磨看我说的对不对。
我们姑且承认他说的是对的。结合下一句那真是不忍卒读:【不是知识的那个东西不能称作经验,而只能称作“质料”或者“杂多”。】
My God.——他以为质料/杂多和经验是对立的——这恰恰是彻彻底底的,也是初学者非常容易犯的错误。谁不慎对这句话印象深刻的,大家千万把这句话从脑海中抹去。
- 先说“杂多”。“杂多”在纯批中非常常见的词组就是“现象的杂多/现象的一切杂多”(B34/B35就有不少)。那么现象是什么呢?——“(B34)一个经验性的直观的未被规定的对象叫作现象。”——看到了吗,现象的特点之首,就是经验性。这已经是纯批里非常基础的概念了。杂多绝对不是和经验单纯对立的。
杂多别的用法还有“先天纯直观的杂多(B102)”等等。但是无论如何杂多不能是一个和经验对立的概念。这简直是最拙劣的误解。 - 至于他对质料的误解……一个能把“质料”理解成与“经验”水火不容的人,真的不要出来写答案给大家写科普了。“质料”在纯批中不但不是和经验相对立的概念,恰恰通常是和经验站在“同一战线”的。“质料”和“知识”联合使用的例子随手可见——“(B84)但由于单是知识的形式不论它与逻辑的规律多么一致,也还远不足以因此就断定知识的质料上(客观上)的真理性”。再回过头来看看黑色笔记本这句话:
不是知识的那个东西不能称作经验,而只能称作“质料”或者“杂多”。
——康德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知识的质料”,他偏偏说“不是知识的只能称作质料”……康德说东他偏要往西,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 再说一下他的三四两点吧。他写的第三点,对笛卡尔思想的的总结,基本是没有正确的地方。你要是不慎记下了兄弟你挺倒霉的…………
- 至于他的正文,不得不说错误实在太多了……您要斗胆来写康德,您老老实实抄教科书是不是就完了?干嘛加那么多自己的发挥和创意?
然后我看到了最后,居然还有谢幕词……
看着他这段话,我感到浑身的凉意。
兄台,讽刺的好。
你的老师真的说的很对,他太了解你了。
最后,我想谈谈黑笔历来的写作风格——按说风格完全是个人问题,我无权说三道四。但是专挑没有专业哲学知识的群众开刀,我看不出这和殴打老人孕妇病人残疾人儿童有什么区别。这种喜欢挑软柿子捏的毛病得改了——毕竟夜路走的多,是要撞见鬼的。
P.S.另外,诸位看官,不要说我尖酸刻薄。我只是与他交流交流——用一种他最熟悉也是历来最常用的方式。
重楼楼 极乐世界的钥匙(key关键):人类天生洁净
《纯粹理性批判》讲的是认识论,最重要的观点就是:人类在出生时并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同时被赋予了空间,时间,逻辑等概念。人类在这些概念下才能够开始认识世界,从而获得经验。康德将这些概念称为“先天范畴”。然而康德发现人类用理性去思考这些“先天范畴”时,会得到矛盾的结果,康德将它们称为“二律背反”。
“空间”的冲突:没有形状的概念,人类就无法认识物质;可是有了形状的概念,物质就可以无限再分,人类永远无法知道物质的本质是什么。有了空间的概念,物质就有了边界,可是有了边界,边界之外必然又存在空间,人类永远也无法知道世界的边界在哪里。
“逻辑”的冲突:人类没有逻辑的概念,就无法认识世界的规律;可是有了逻辑的概念,事件可以无限上溯原因,我们永远无法理解超越因果的最终的规律是什么。
“时间”的冲突:有了时间的概念,我们可以理解世界的发展变化;可是时间可以无限追溯,人类无法理解时间的起点这一概念,人类也永远无法理解世界的起源。同样人类也无法理解时间的终点这一概念,人类也永远无法理解世界的结束。
这些“先天范畴”给人类的理性思考能力规定了一个范围,人类无法理解“先天范畴”之外的事情。而书名《纯粹理性批判》就是对人类理性认识力进行了一个判定,即人的认识力是有限的。
康德的名言是:
1)物自体永远不可能被认知。
2)我们理解的事物永远是我们能够理解的事物。
3)一切知识都开始于经验,但一切知识并非都来源于经验。
4)人类无法证明上帝存在,也无法证明上帝不存在。
康德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 哲学 这是更加全的答案。
基督教,佛教和哲学的统一 – 知乎专栏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专栏 《基督教,佛教和哲学的统一》
星澜微漾 一叶何以知秋?
感谢邀请。
之前就此写过一篇介绍《纯粹理性批判》的专栏文章(谈谈认识论【三】| 理性的边界 – 诗语筑心 – 知乎专栏)所以在这个回答下就不再做过多讨论了,仅在此补充一些文中可能没有说清楚的问题。
《纯粹理性批判》“批判”二字实为“考察”的意思。康德重新考察人类认识能力是为了解决两个他看来很重要却在以往被忽视的问题:
1.我们为什么能认识这个世界?
2.知识的普遍必然性是从哪来的(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
我们知道在康德之前唯理主义和经验主义相持不下,他们争论的问题说白了就是:理性最初究竟是不是一张白纸?
但康德并不关心这个问题,康德认为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被忽视了,这个问题是什么呢?
经验主义认为人的理性最初只是一张白纸,笔则是外界事物对我们施加的“影响”,理性内容只是经验内容的总结和抽象,最终都可以还原为经验内容,认知的过程就是笔(外界事物)在纸(理性)上刻画的过程。
但是如果目光足够敏锐,我们会发现这个类比其实是错误的,把理性比做白纸其实并不符合经验主义的原意,因为白纸并不是“空无一物”的。笔当然可以在纸上涂画,但是却无法在空气上涂画,恰恰是因为“白纸”具有“能够接纳笔的影响并将之表现出来”的能力,而空气则不然,所以你对着空气无论挥舞多少次笔,都不会留下丝毫的痕迹。“接纳笔的影响并能够将之表现出来”便是白纸所具有的一个“先天条件”(这只是个拙脚的比喻)。如果理性不具有任何先天条件,那么一切经验本身就是不可能的。有了这个先天条件,我们才有可能认识这个世界,康德所试图探讨的便是——这个先天条件是什么?
在《纯批》中,康德将人的认识能力分为三层:
1.感性(基于先天直观形式)
2.知性(基于先天知性范畴)
3.理性(无法脱离知性范畴,却试图追问认知形式之外的事物,产生二律背反)
主体的先天认知形式参与构造了我们所能够认识的这个世界(现象界),而事物本体(物自体)隐藏在现象背后无法被认知。
这一部分在专栏文章中做过细致讨论,此处不再冗述。
说到这里,我们只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能认识这个世界?
而对第二个问题的解决,康德则寄希望于“先天综合判断”。“先天综合判断”既能够关涉经验内容,却又能保证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知识大厦必须根植于“先天综合判断”,这也便是为什么康德在《纯批》中花了大量篇幅来讨论“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也即:
1.纯粹数学如何可能?
2.纯粹自然科学如何可能?
3.传统形而上学如何可能?
4.未来形而上学如何可能?
关于这一点在专栏文章中也做过详细讨论,此处不再赘述。
先天综合判断在康德哲学中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康德的认识论哲学,伦理学和美学理论都是围绕其展开的。
《纯粹理性批判》中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实践理性批判》中道德法则的客观有效性,《判断力批判》中情感判断的普遍必然性均根植于“先天综合判断”。解决“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在为康德的整个形上哲学体系奠基。
以上。
钟诗婷 记者
前面的某个回答并不确切。《纯粹理性批判》是一般的哲学或形而上学,专门研究知的功能,推求人类知识在什么条件下才是可能的。《实践理性批判》是一般的伦理学,专门研究意志的功能,研究人凭什么最高原则去指导道德行为。
《纯粹理性批判》提出的总问题是: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而康德分了四个层次来回答这个问题。第一是在数学方面,数学知识何以可能。二是自然科学知识何以可能。三是以往失败的形而上学知识、哲学知识何以可能,何以不可能或何以失败。四是未来的形而上学知识何以可能。未来如果要建立一种科学的形而上学知识何以可能。《纯粹理性批判》包括两大部分,即先验要素论和先验方法论,当中的很重要的观点是现象和物自体的区分,即我们的认识都只适用于现象,我们的认识达不到物自体。
@lapa就这个问题来说,不是开放的。康德在他的《判断力批判》的导言和序言中,一而再再而三地重申他写三大批判的缘由,目的,也一再地重申三大批判各自的内容以及各个重要的概念。只要有看原著,都知道康德并非是想要解答人是什么,以及《判断力批判》原本就是经典的美学著作,与“我能够希望什么”扯不上关系。我不知道上面的说法是从何而来,但有事实上的错误。
知乎用户
为经验提供基础;为认知划清界限;为信仰留下空间。
编辑于 2014-06-29
慧小田哲思学 人丑嘴坏心地善良。
“纯粹理性”是指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理性,“批判”是指对纯粹理性进行考察。康德为本书冠以这一名称,是为弄清人类认识的来源、范围及其界限。
只有这样,才可以既避免独断论,又避免怀疑论(来自休谟的挑战),从而为建立一个科学的形而上学奠定基础。
康德在书中围绕着“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通过对先天直观形式和先验知性范畴的考察,说明了数学和自然科学是如何可能的,接着通过对理性的纯粹推论的考察提出了自然科学是如何可能的,接着通过对理性的纯粹推论的考察提出了将知性范畴运用于理性推论必然导致的二律背反,由此确立了现象与本体的二元论,以物自体的不可知而为信仰留下了地盘。
史称,哲学上的“哥白尼革命”。
金蔷薇
划界。 发布于 2014-04-23
sedehan sedehan 翻嫌易水上,细碎动离魂。
康德的思想只要你全盘了解他的三大批判的核心思想,你会发现,康德的思想其实并不深奥,康德哲学就是要把能说清楚的东西说清楚,所以他的思想最终也呈现出一个非常有逻辑的理论体系。
至于《纯粹理性批判》这本书要说什么,对于没有哲学基础的初学者确实有点困难,我们姑且做一个简单的比喻吧。我们用一个杯子去装水,如果这个杯子是认识主体中固有的知识的形式,那么水就是来自于外界的经验内容,水原本是没有形状的,水的形状是杯子所赋予它的,所以这本书要讲的道理其实归根结底就是讲这个东西。 康德在这本书中做的工作就是把知识中那些先验的部分提取出来,并以这种先验逻辑来给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的根据作出分析和说明。
这本书是大有其深意的,维特根斯坦说:凡是能说的都能说清楚,凡是不能说的请保持沉默。康德在这本书看似要对那些能说清楚的东西(自然)喋喋不休,反复论证,但其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给那些说不清楚的东西留下位置,这个东西就是自由。其实自由才是康德哲学思想的核心。
知乎用户
请思考一个问题;
你看见盘子里放了一个东西,你拿起来,吃了一口,有人告诉你这是苹果。你就相信这是可以吃,于是你产生这是一个可以吃的水果,名字叫苹果的概念了,下次你就直接拿起它吃起来。
问题来了 下次我给你一个苹果样子里面却是其他东西的物体(技术上可以做到),你咬了一口,发现不对了。请注意这时候问题就是你的苹果概念何以产生。
NEXT
你相信1+1=2 其实你不知道为什么,因为几乎所有的人都相信等于2
假设明天数学界宣布1+1=2我们无法证明,所以宣布这个推理有待证明,这时候所有的都打乱了。。。
AND
这就是康德所要考虑的问题,你为什么相信?
苹果可以叫Apple 可是不管名称是什么大家(各国见过这个物体的人)都知道这是水果。
机器人夏先生1号 人类有意思
真心建议题主去读原著,如果觉得原著晦涩的话,至少也可以去看看市面上汗牛充栋的对纯批的读解和二手资料。
你这么问,无异于五分钟看完泰坦尼克号之类的。而哲学,结论并不那么重要,philosophizing的过程才使得哲学成其为哲学。
再用真名我就是狗
以上都从各方面回答得很全面了。
但是我认为回答得不够好,也不够简洁。因为题目问的主要是“主要观点”有哪些。
以上的说了太多的关于著作主要问题,论述,和目的性方面的内容了。
大方向的主要观点我认为有二:
第一:人类知识是可能的,用以纠正休谟以来的经验论不可知观点。
人类知识是通过知性范畴,感性直观,和理性推断出的必然,普遍的知识,用以维护
当时的牛顿力学世界观的权威性。
其中知性范畴限定了人类认识可以做判断的类型。
而感性直观限定了人类认识可用的经验材料。
现象界的知识是可能的,对本体的认识是不可能的。
第二:划定科学与形而上学研究问题的内容。形而上学不是休谟以来认为的无价值内容。把过去形而上学研究的对象区分为三者
“灵魂,上帝,世界” 。它们超出了人类认识的可知范围。(非感性直观加工的材料为对象)
然后讨论未来的形而上学如何可能。
题外话:
建议阅读哲学史,洛克,休谟,贝克莱的著作,以及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之后再去读。
醒者
调和唯理论与经验论
先天综合判断是如何可能的
划定了人的各种认识能力的界限、功能、范围
风行 易学
举个例子,牛顿被苹果砸成了经典物理学的鼻祖,但是牛顿只知道苹果落下来会砸脑袋,但是牛顿到死都没有想明白,为什么苹果一定要向下落。我当时要是在现场,一定会拿一对磁石作为礼物送给牛顿,那样牛顿就更加疑惑了?为什么两个磁铁一会吸到一起,掰都掰不开,就好比大老虎和他们的情妇在床上一样。一会两个磁铁又相互排斥,捏都捏不到一起。
老爱虽然发明了相对论,但是老爱也依然是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康德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人这个东西太蠢,没有一个器官可以感知虚无,所以人还是处于半无知状态,并且不知道这件事,还以为自己很聪明,还在孜孜不倦的在梦里探索。
康德突然醒了,大清早拎了一大桶凉水,从哪些还在睡梦中研究形而上学的老学究的头上浇了下去。
终于那些老家伙从被窝里爬了出来,康德说,去做一把尺子,把他规定下来,以后不准变了。从此之后,人们终于知道了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上帝的行宫月亮再也不是那样遥远了。
李羌翰 古典主义 保守主义 神秘主义
《纯粹理性批判》解答“我能够知道什么”,《实践理性批判》解答“我能够做什么”,《判断力批判》解答“我能够希望什么”,三大批判连成一个整体解答“人是什么”。
飞过沧海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的主要核心有两点
一、为了解决唯理论和经验论两派在认识上的弊端,解决休谟的“不可知的怀疑论”,提出不是“知识
符合对象”而是“对象符合知识”的“哥白尼式革命”的方法论,解决“先天综合判断是如何可能的”命题。
二、划分“经验的现象界”和“超验的物自体”的二元认识论,限制科学知识,为信仰留地盘。
吴期待
从年初七看的,终于看完了。感谢有“神作”陪伴的每个值班日的晚上。六百多页,实在太厚而长句晦涩,但这些都不能妨碍内容的精彩,着实吊足胃口,不忍释卷。它的耐读,在于它试图构建一个独特的形而上学体系:先验哲学。他借鉴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提出十二先验范畴使先天综合判断成为可能,漂亮地回答了大卫休谟的怀疑论,因果律在我们内心,而不是习惯。先验辩证论中又通过先验体系对四对二律背反正反命题分别加以证明,暴露了纯粹理性谮越其职所致的荒谬,进而阐明了本书主旨“我能够知道什么”。尤值一书的是,康德大胆地否定了上帝的存在,这超出了理性所能使人知道的最远疆域。正当读者已开始认同他时,他笔锋调转又从道德律上将上帝复活了,理由却是善的需要。一擒一纵,那正宣示了“人为自然界立法”啊!只要仍保有对这个世界的思考,那么把这本书读下去,一定能体验到颠覆既有世界观的畅快淋漓,也会激发重新审世人生的热情,因为“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语)。
牛人太多,以上只是个人感想。
雨林种菜
曾聽老師說過:’現象界可認識,物自體不可認識。’ 发布于 2016-01-08
知乎用户
序言里有了。
康德在书里说现在的各种论点太多了,大家随便按照自己的想法提出一个命题,又以这个命题去推理出某个论点,(唯物论,定命论,无神论,无信仰,狂信,迷信,及观念论,怀疑论等等)这些东西啊,都是跳大神的,因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没有解释思考体的理性受激于现实世界的表象,而悟性以及感性(他在书里解释了这些名词是什么,自己去看)作为人类知识世界的构成完全被忽视。也就是说他们没有去想想命题的先天普遍性,通俗点就是研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否可行,个体的理性思考必然带有局限性,这样要如何探究实体呢?(这是休谟想的问题)康德认为人可以以理性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所以他写了这个纯粹理性批判。批判是要用理性去拓展知识体系来达到批判的效果,对象是理性,所以这个工作是纯粹的。
他在序言里说这项工作很难,我要做完了肯定是很牛逼的。同时他又说他希望有思维活跃之人,天才可以对他的思考进行批判,因为他在解决这问题时也不敢保证自己说的都是对的,以理性自身去扩展理性的性质这件事是很难的。
( 为什么?) 想来知乎工作?请发送邮件到 jobs@zhihu.com
百度搜索“哪个妞污”,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哪个妞污网ngn5.com,您的女娲在线图书馆!
欢迎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哪个妞污? 那个妞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