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把你「绿了」……别跳轨,谁让你是我的榜样呢? – 哪个妞污

很抱歉把你「绿了」……别跳轨,谁让你是我的榜样呢?

京师心理大学堂,打造最优质的心理科普平台

室友 A(一脸惆怅):“自从我们班 X 有了男朋友之后,我竟然对 X 开始有了好感诶?”

室友 B(一脸懵 B):“不会吧,这是啥情况啊?”

室友 C(一脸坏笑):“只要锄头挥得好,你懂得。”

人类这么“狗血”的心理,鱼肯定是要背锅的,因为人都是由鱼演化来的。

故事要从三亿年前说起,那时的人不叫人,叫鱼。

上帝的手抓起三条鱼(雄 A、雄 B 和雌 C)放进一个独立的小池塘,雄 A 和雄 B 各占东西两侧,雌 C 处于中间,透明的结界使得三者彼此可望而不可及。

然后上帝又随机选择在东侧放进雌 D,雄 A 和雌 D 过上不羞不臊的幸福生活,而雄 B 和雌 C 眼巴巴地看着,却又永远分离。

突然有一天,结界消除了,但雌 D 也跟着消失不见了。

此时,没有结界的小池塘又只剩下雄 A、雄 B 和雌 C,照理说,雄 B 和雌 C“同病相怜”过,更能产生共鸣,走到一起。然而并没有,最后雌 C 只选择了雄 A,雄 B 依旧形单影只,孤独终老。

故事纯属小编虚构,如有雷同,算我抄 Dugatkin 和 Godin 的。他们将“观察鱼”雌 C 复制“榜样鱼”雌 D 择偶行为的现象叫做择偶复制效应(mate copying 或 non-independent mate choice)。后来,不少研究者在其他水生动物、陆生动物身上的实验也证实了择偶复制效应的存在。

人类作为地球上唯一的高级智能生物,有没有比它们更优的择偶策略呢?心理学家这就告诉你!

Eva 和 Wood 首先向 38 名女性被试随机呈现男性照片,并附带上婚恋信息,然后要求这些女性对照片的吸引力进行打分。结果发现那些标签为“已婚”男性的吸引力明显高于“单身”男性,这也就说明人类在选择配偶的过程中也存在相互模仿和复制的现象。另外,也有研究者做了类似的实验,他们招募 478 名异性恋女大学生,随机分为三组,然后分别观看 3 类材料。结果发现,与女性照片摆在一起的男性照片得分显著高于单独呈现的男性照片和与其他男性照片一起呈现的男性照片。这也表明,女性选择某一特定男性作为伴侣的概率,会随着该男性被其他女性选择而升高。

除此之外,在异性交往的过程中还存在婚戒效应(wedding ring effect),是指那些戴婚戒的男人更有吸引力,小编猜这也许可以解释部分“小三”的心理。

择偶复制的影响因素

连谈恋爱都要“抄”别人的——社会学习

很多时候,人们不需要亲自体验,仅通过观察便能习得到知识和技能,因为人类发展出符号系统,可以通过言语等方式可以加工和保持所获得的经验。择偶复制在本质上就是一种高度依赖于情境的社会学习,人们通过观察他人如何择偶,习得之后便将其用于自身评价潜在配偶上。可以说,择偶复制是一种适应性的性选择策略。

说白了就是“懒”——启发式(heuristic)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女性偏好于选择能够提供资源并照顾孩子的男性,而男性则会找具有生育潜能的女性作为伴侣。那么什么样的人是真正的“好”配偶呢?这就需要一番劳苦,绞尽脑汁。人们为了评价潜在伴侣的价值,就要收集充足并且准确的信息进行判断,但往往费事费力、步履维艰。

众所周知,人类自身的认知能力有限,但是周围环境携带的信息十分丰富,在处理复杂或者信息不完全的问题时,大脑会提供一种所谓“启发式”的选择,人们通常用以快速、简便地进行推理和决策(比如:依赖过去的经验等等)。即使在选择配偶这样的“大工程”上,当获得的信息不充足时,间接线索也会影响人们的决策。

“已经被选择”说明那些人身上肯定具备某些优秀品质,并且获得了其他人的认可。换句话说,在同等条件下,“已经被选择”的人具有明显的优势,也更可能被人“再选择”。因此,越不谈恋爱,越没恋爱谈。

男女都一样吗?——性别

以往的研究大多数是以雌性动物为被试,而雄性动物往往会刻意避免选择那些与其它雄性交往过的雌性作为配偶(比如某些有处女情结的“应勤”)。为了探讨男性在择偶过程是不是也存在复制效应,研究者也招募一些男性做了相同的实验,看女性照片然后评分,发现男性不存在择偶复制。

但是也有一些研究得到相反的结论,比如,通过 Morph 技术提升

“榜样人物”的面孔吸引力(说人话,就是通过类似美颜的工具把“榜样人物”变好看了),结果发现男性中也存在择偶复制。简单来说,如果妹子被吴彦祖看上,你就会觉得这个妹子好女神;但如果只是被一般般或者比你差的男生看上,影响就微乎其微了。这些都证实了其实在男性中也存在择偶复制效应,只不过这种效应在女性身上更为明显。这可能是因为男性的择偶标准始终是年轻貌美,直接通过观察即可做出判断,不需要通过其他男性的“认可”来提供线索。另一方面,择偶复制对男性而言风险巨大。不仅需要付出更多的约会成本、追求成本,而且还有可能付出为他人抚养后代的沉重代价。

隔壁王小二说了不算——吸引力

不是无论谁“认可”的对象,人们都会增加对这些对象的评分。

一方面,择偶复制取决于是谁的“认可”,也就是“榜样人物”。上一段已经提到“榜样人物”吸引力越高

, 越容易引发择偶复制(被吴彦祖选上的必定是女神)。在现实生活中, 当男性与富有吸引力的女性一起出现时, 女性会赋予该男性更多积极特征,

就像富有吸引力的女性将自己的魅力“辐射”到了该男性身上一样。

另一方面,择偶复制取决于“认可”的对象,也就是靶目标。研究发现低吸引力的靶目标男性,佩戴戒指会增强择偶复制,高吸引力的男性佩戴戒指则影响不大。换句话就是说,高吸引力被别人“认可”无可厚非,但是低吸引力的人被别人“认可”,背后肯定存在“不为人知”的优良品质(跟“挫男有了女神级女友,大家会认为这男很有钱”一个道理),这种想法会引发择偶复制效应。

一身泡妞的本领,还用“抄”别人吗?——年龄 / 经验

不会穿衣就学搭配博主,不会选对象就挑已经“被认可过”的,这往往限定在缺乏经验的年轻群体。他们可以通过模仿别人的选择来丰富自己的择偶偏好,从而减少择偶成本,增加配对成功率,提高婚姻满意度。那么当人们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中越挫越勇,达到一定年龄,并具备了一定经验之后呢?研究也发现,人们的性伴侣个数越多,出现的择偶复制现象就越少。究其原因,性经验的增加可以提升判断者的信心,帮助他们果断而坚决且不依附于他人地做出择偶决策。

“一夜情”VS“终生伴侣”——择偶策略

根据时间长短,我们将择偶策略分为长期择偶策略和短期择偶策略。在不以建立婚姻关系为基础的短期择偶策略背景下,无论男女性都会选择外表出众的人作为性伴侣。此时,不需要通过别人的“认可”来获得潜在信息,直接观察即可获得相应信息,因而存在较少的择偶复制。一旦试图建立长期的、持久的婚姻关系,女性重视潜在配偶的资源,尤其是亲代投资能力,于是开始收集全面而准确的信息,这种“被认可”的线索也会影响女性的决策,就更容易出现择偶复制现象。

性别、年龄以及相貌基本难以改变,但是策略相对容易操控。在短期择偶策略下,男女性都是看脸,但是放在长期的情况下则有所不同。颜值不够,“利他”来凑。研究发现“利他”品质能有效弥补男性在颜值上的不足,这也是女性在确定终身伴侣时所考虑的核心特质之一,在某些情况下,它的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颜值。所以,做个好人(说不定可以白捡个 wife,然后戴上婚戒,成为别人的香饽饽,自信心提升了,上楼也不喘了,一口气爬上人生巅峰)。

参考文献:

[1]Farrelly,D., Clemson, P., & Guthrie, M. (2016). Are women’s mate preferences foraltruism also influenced by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14(1), 1-6.

[2]Manna,S. (2009). The Wedding Ring EffectRevisit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Wilmington).

[3]庄锦英, 徐璟, 张森, & 余菲. (2012). 择偶复制:一种适应性的性选择策略. 心理科学进展, 20(10), 1672-1678.

百度搜索“哪个妞污”,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哪个妞污ngn5.com,您的女娲在线图书馆!

欢迎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哪个妞污? 那个妞污

友情链接: 女娲导航    阿里云社区   吉龙商贸    女娲商城     女娲社区      恋上开来,笑话大全!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