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女恋、姐弟恋、无性婚姻……你想体验的感情关系她都有过,这是另外一种勇
之前,波叔写了大诗人尼采,提到了一个他爱得死去活来的女人——莎乐美。
后台就有小菠菜留言,一定要听听这位天才收割机的故事。
请先深呼吸,因为她的狗血故事会很挑战诸位小菠菜的三观。
莎乐美
莎乐美,一听名字就那么诗意,那么美,知道那个大名鼎鼎的王尔德曾创作过一部戏剧名字就叫《莎乐美》,讲的是:
公主莎乐美因为无法得到施洗者约翰的爱,而请求王上割下了他的头,最终拥有了爱人的头颅和吻……
寓意这这个女人用最残酷的方式夺取爱。
而现实中的莎乐美,被一众天才爱着,却一次次残酷地拒绝众人的爱。
每个爱上她的人,有得也有失:
(她是)具有非凡能力的缪斯,男人们在与这位女性的交往中受孕,与她邂逅几个月,就能为这个世界产下一个精神的新生儿。
——德国作家萨尔博
1861年,莎乐美出生在俄罗斯的贵族家庭,是家里唯一一个女儿。
他爹是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大将军,57岁老来得女,莎乐美自然是一家人的掌上明珠,还有三个哥哥做她的保护神。
生活在男人堆中,莎乐美的价值观和思维逻辑都深受到影响——她比别的女人,更理解男人。
端庄的五官、亮泽的金发、得体的打扮,典型的富家小姐范儿。
17岁那年,父亲病重,莎乐美对上帝的信仰开始摇摇欲坠。
正当她愁眉苦脸怀疑人生时,43岁的牧师吉洛出现了。
他是一个“有灵肉的人”、“真正的人”,也是把她从孤独中拉出来的救命恩人。莎乐美对这名牧师充满了敬重,就像敬重父亲、上帝一样;
而牧师对莎乐美,更有着一种已经超乎师生关系的情感,他愿意为此付出代价,甚至放弃家庭。
有一天,他突然把莎乐美紧紧抱在怀里,向她求婚。
但在莎乐美心中,牧师更像是神,带她走出孤独的神。神是不可亵渎的,是全人类的,只能在灵魂上进行交流。
后来,莎乐美选择出国读书,去瑞士苏黎世大学进修哲学、语言学、艺术史。
十九世纪女孩子想上学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所大学,肯接收女性。
上了大学,莎乐美每天泡在书堆里,两耳不闻窗外事。
眼看女儿也快20了,适婚年龄,母亲每天都在耳边逼婚,让她别光顾着学习,得交男朋友结婚了。
虽然年纪小,但莎乐美对爱情和婚姻却有着自己一套见解:她非常崇尚柏拉图式婚姻,两个人结婚,是为了互相促进,共同走向完美。
什么样的婚姻形式才能不妨碍个人的权力和自由?才能促进双方个性的发展?
她爱自由,不希望婚姻束缚自己追求自由的脚步;
她也爱进步,渴望婚姻能使双方都得到发展。
这种爱情观,搁今天也相当超前的。
有颜值,又有思想,这种从内到外的魅力,男人们能不爱吗?
“天才收割机”这个名号真不是虚传的——
暧昧:欲得而不能的单恋
年轻时的莎乐美
一次文化沙龙里,莎乐美遇到了32岁的德国文学家保尔·里。
两人三观很合,每天聚在一起,讨论叔本华的哲学,德国文学,再到女权运动,天南地北,什么都聊。
保尔把莎乐美带进德国柏林的文学圈子,让她结识了很多年轻的哲学家、文学家、心理学家。
那段时间,两人的思想不断在碰撞,开出了灿烂的火花。
1884年,23岁的莎乐美写出了第一部小说《为上帝而战》;而保尔也写出了自己的《论良心的起源》。
郎才女貌、志趣相投,怎可能不心动呢?谁先动的?当然是保尔。
他比之前的牧师更大胆,直接跑到莎乐美妈妈面前,提亲去了。
但人家莎乐美只把他当做精神伴侣、蓝颜知己,并无他意:
把我和他联系在一起的,不是一时的东西,而是永远的东西。正式这种独一无二的东西,让他能成为我人生中唯一的最珍贵的伴侣。
蓝颜知己式的感情,做爱人不如做友人。
3P:爱她到疯狂的虐恋
保尔非常疼爱莎乐美。
被拒绝之后,说是为了实现莎乐美的梦想,其实主要还是想把她留在自己身边,保尔便把自己的好朋友——大哲学家尼采介绍给她。
尼采有多牛?不用波叔多说了吧?不记得的,可以点击链接复习一下。
莎乐美当上了尼采的助手,三个人同住在一个屋檐下,谈论文学、一起写作。
结果狗血剧情又上演了一遍——
尼采也爱上了莎乐美,求婚,被拒……
我无法拯救自己,假如你将我获取。
表面上装着啥事没发生一样,但内心早已经崩溃。
也不知道男人的脑回路是怎么长的,尼采竟提议三个人一起拍照,当做是友谊的纪念?!
人家保尔从一开始就不想拍,但莎乐美坚持要拍,说什么这才是三位合体的见证。
拍照的时候,也全听尼采安排——莎乐美坐在板车上,手拿小辫子;他和保尔则站在前面,拉着板车。
啥意思?
就是咱们两大老爷们,都是这个女人的傀儡。
拍完之后,三人联盟没过多久就散了。
搁谁心里都不是滋味好吧,当然除了莎乐美。对于莎乐美来说,她只是尼采的助手,尼采更像是他的老师,带她走上更深层次的理解。
而尼采被“抛弃”之后,重新回到了孤独的状态,精神状况越来越差,最终患上了精神分裂症,郁郁而终。
三位一体的感情,始终会有人选择退出。
婚姻:有名无实的父女恋
尼采退出了,但保尔还在。他依旧心存侥幸,以为日久生情,终有一天会俘获莎乐美的芳心。
两人一起来到了柏林。
但是他错了。
弗里德里希·卡尔·安德烈亚斯的来临,不仅打破了保尔的幻想,还终结了两人之间长达5年的友谊。
之前那么多人追求她,莎乐美一个没看上,但是却对这个其貌不扬的男人一见钟情。
为什么?
因为她在安德烈亚斯身上,看到了自己父亲的影子:
在看见他的一刹那,想起了自己的父亲。
跟牧师、保尔、尼采都不同,这个比自己大15年的男人,身上有着一种特有的力量、意志和勇气,这种安全感,是她从小就在自己父亲、哥哥身上才能体会到的感受。
而且安德烈亚斯还是个语言学教授,事业上很有成就,长得文质彬彬。
重点是,他还是个“撩妹高手”。一见面,不跟你谈恋爱,直接向你求婚。
之后还甚至试过拿着小刀,来到莎乐美跟前,刺进了自己的胸膛,威胁她一定要跟自己结婚。
面对这种龙卷风一样的追求,莎乐美最终答应了他的求婚。
但是必须得遵从下面两个“君子协定”:
第一,必须要有空间,保持与保尔的友谊,不能被婚姻所破坏;
第二,不能发生任何性关系,这是婚姻的前提,也是二人共同的秘密,不能向外人透露。
为了能娶莎乐美为妻,就算是柏拉图式婚姻,安德烈亚斯也硬着头皮一一答应了。
身为贵族之后,莎乐美只把安德烈亚斯当爹,压根没想过把身体也交给他。她不想被婚姻束缚,也不想让丈夫依赖上她。
1887年,在当初那个追求莎乐美的牧师的主持下,两个人在荷兰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莎乐美依然活跃在文学界和艺术界,走到哪里,依然都是那颗最闪亮的明星。
在长达43年的婚姻中,莎乐美依然是当初那个莎乐美,那个拥有强大自主意识的女性,不依附于丈夫,不依附于家庭。
当家庭生活让她不爽时,她就拿起行李,外出旅行几个月;
享受过自由之后,继续回到家庭,继续进行文学创作。
以莎乐美为原型的电影《恋上哲学家》剧照
她不愿意被婚姻束缚,只希望过上只有精神交流、没有肉体接触的柏拉图式爱情。
但是不管怎么说,保尔始终接受不了,自己心爱的女人嫁为人妻。
4年之后,保尔坠崖身亡。
而发生意外的地点,正是他们俩之前一起避暑的地方。
保尔的死,让莎乐美陷入了极度的自责和懊恼中,她失去了精神上的伴侣,失去了愿意包容她一切的挚友:
往日我和保尔的一切不断像幽灵一样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最终的结论是:太多了我得到的太多了!对于一个人的命运来讲,我得到了太多的善良,这让人抬不起头来。
而安德烈亚斯也是一名学识渊博的学者,他经常将带着莎乐美,阅读易卜生的著作。
莎乐美也开始对易卜生的戏剧进行评论,发表了一系列文章。结婚五年之后,她就陆陆续续完成了8本著作、50多篇文章,当时她才刚刚30出头。
两个人一起携手走完了43年的婚姻。波叔看来,这43年的婚姻里,更多的可能不是爱情的成分,而是亲情,一种历经多年沉淀下来的亲人情结。
他们俩到死也没有打破婚前的君子约定,刚结婚时,莎乐美就为自己的丈夫找了一个俄罗斯保姆,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这个保姆,为安德烈亚斯生下几个孩子,晚年莎乐美的生活,都是由这些孩子帮忙照顾。
亲情式的爱情,反而最终白头偕老。
《恋上哲学家》电影中的莎乐美
婚外情:灵肉交融的姐弟恋
即使结婚之后,莎乐美仍然保持着少女时代的自由自在生活。
相夫教子、遵守妇道,都是不存在的。
身边的狂蜂浪蝶,依然不少,有医生,有作家,也有哲学家。
其中一位,就是我们都知道的大诗人——里尔克。
即使你没读过他的诗,也一定听过他的名字。
他们两个,维持了接近3年的情人关系,也维持了整整一辈子的友谊关系。
刚认识时,里尔克还是个22岁的小鲜肉,诗歌写得不咋地;而莎乐美已经36岁了,依然很有味道、很有智慧,早就是文坛里响当当的人物。
这个身穿低胸宽袖白衬衫、飘逸长裙的女人,一下子就让年轻的里尔克心思荡漾。
第二天他那就手捧玫瑰花,邀请莎乐美出来约会。被莎乐美放飞机之后,他受了刺激,内心的感情喷涌而出:
我不要鲜花,不要天空,也不要太阳,我要的惟有你。
就像当初安德烈亚斯追求莎乐美一样,这位年轻的诗人一样狂热,鲜花、情诗轮番轰炸。
就连小鲜肉,同样妥妥地收割。
这种炽热的情感,让她想起了17岁的自己。当初如果没有像牧师这样的大人帮助,自己可能根本走不出这个困境。
莎乐美没法拒绝里尔克。
于是,那一年的夏天,他们一起在慕尼黑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莎乐美、里尔克和他们的朋友
莎乐美引导里尔克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情,引导他思考更大更深的人文问题;
而除了精神上的交流,里尔克也给莎乐美带来了真正的爱情,用他们的话说,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是“身体和人不可分了”。
莎乐美从来没有表示过,哪段感情才是真正的爱情。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只有从里尔克身上,她才拥有过真正灵与肉结合的爱情:
如果说我是你多年的女人,那是因为,是你首先向我展现了真实:肉体和人性那不可分割的一体,生活本身那不可怀疑的真实状况……
三年的相处,莎乐美对这段感情,也有了微妙的变化。她开始感受到里尔克对她有着一种不可摆脱的依赖。
这种依赖,不断会阻碍对方独立思考,还会阻碍自己追求自由的脚步,于是,1901年初,莎乐美向里尔克提出了分手。
分手之后,里尔克一直陷于悲伤之中,临死之前,也都希望莎乐美能在自己身边。
两个人虽然结束了爱情关系,但是一直都保持着精神上的交流。生活不顺、家庭糟糕、创作瓶颈……双方一直在互相扶持,互相安慰。
里尔克去世前,依然在惦记着莎乐美,希望莎乐美能够回到自己身边。
里尔克去世两年之后,莎乐美还专门出版了一本书《莱纳·玛利亚·里尔克》,来纪念这位好友。
从爱情到友情,是爱情的升华?还是爱情的彻底泯灭?恐怕只有当事人才知道。
“黄昏恋”:毕恭毕敬的友情
最后一个对莎乐美产生重大影响的男人,是大心理学家弗洛伊德。
当时,50岁的莎乐美对新知识依然孜孜不倦,于是真诚地向弗洛伊德拜师,学习精神分析法。
两个人亦师亦友,没有出现过任何情爱的成分。
莎乐美可能也老了,已经玩不动了。跟大师交个朋友,让自己学点新东西,反而更有意思。
在弗洛伊德的帮助下,莎乐美不仅写了很多精神分析的文章,还试着开了一家心理诊所。
1937年2月5日,76岁的莎乐美因病去世,结束了她谜一般的人生。
莎乐美和丈夫的合葬墓
莎乐美的感情观,即使在今天看来,依然非常前卫和大胆。
每个年纪,都有不同的鲜肉在追着她,而她却像小鸟一样,一直拒绝各种婚姻和恋爱形式下的“笼子”,一辈子都在追求自由。
当然,追求自由是由代价的。
莎乐美一辈子,也没有享受过世俗上真正的婚姻、家庭带来的温暖和幸福。
毕竟,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对于莎乐美这种爱情观,一直到现在,依然有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不赞同。
但是,不可否定的是,她有独特的魅力,能理解异性、吸引异性;
她也有独特的能力,冷静地拒绝过度依赖的感情,保持自己的独立。
一位同时代的人,曾经对她做出过这样的评价:(莎乐美)就像是一道急流,汹涌向前,不问结果是凶还是吉。
冲破世俗的洪流,矢志不渝地追求着独立和自由,不问结果,无视外人看法。
这也是另一种勇。
今日心情 不依附
保持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