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的职场人士如何化解中年危机? – 哪个妞污

35 的职场人士如何化解中年危机?

看似光鲜、后继乏力、外强中干,是我们这帮人最直接的描述

35+的职场人士如何化解中年危机?

职场中:在总监位置已是小公司的天花板,2万月工资基本是这些小公司总监职位的顶部,再想往高提升的很难。小公司的副总和核心管理层要不是老板夫妻双方,要不就是亲友团。而逐年下降的企业利润和不再光鲜的行业增长率,注定加薪也无什么指望。

大家都在等,老板求稳,而这群人在等彻底失去价值被替代那一天。比如一个朋友离职创业,他原有职位工资18K税后;老板新找30岁以下人接班,工资8K。干得不如朋友好,但也算将就能推进工作。

跳槽吧,这是前十年加薪提职最好的方式。但35+的年龄摆在前面,像一道利剑,多少人只是想想,就先被企业招聘年龄要求封喉。

所以,想在职场升职加薪,花开二春的,十之未必能有一。

35+中年人的优势在哪里?

这类人相对于绝大多数还在基层奋斗的35+是有“小骄傲”的资本的。他们环境、工资决定了:不至大富,但也能赶上黄金10年的快车道。所以大多数拥有两套左右一线房产(中小户型为主)。

房子买进集中在08-10年第一套,平均入手价1万+;13-15年第二套,平均入手价2万+。总贷款额在100万左右的居多。而这些房产已经升值3倍以上。

商品房资产成了他们骄傲的资本,消极一点:卖掉一套,还完贷款进帐平均按200-300万算,好似也能养老。但35岁到75岁(估计平均寿命)间的近40年间,且不算社会变化,固定支出,孩子教育、结婚,货币购买力稀释等问题,40年要做点什么来体现活着的价值呢?

我们的上一代很多还在发挥余热呢,看看穿梭于小区里的保洁,小厂门口保卫大爷,带小孩的老阿姨。

而房价上升,在带来财富的同时,也给这类人带来了直接“成长迫害”。

三五成群,隔久小聚,不聊房市的说明你LOW.业余学习充电不如看房买房,自己买了也要拉着亲朋一起买,要不对不起他们。

房价带来的虚拟财富,让自信心爆棚。朋友圈里的资讯:晒游玩、晒美食、晒娃儿、晒文艺的比晒工作,晒市场思维的多。

因为站得相对高了点,想下来就很难。很多工作不愿做,很多事情也做不好。未来的前景比失业更让人恐慌。

35+职场精英的创业情况

35+的职场人士如何化解中年危机?

“35+骄子”中有思想者,以创业为荣。

而每年死一批的创业公司,绝大多数是这类人的手笔。创业像一场青春豪赌,你搭进了金钱、时间、情感,他却通常只还你清冷不眠的夜和天亮后更多绝望的心。

创业十有九败,这是带血的律言。

说说创业人物:

’35+骄子’A: 创业年龄42岁,餐饮店老板

从印刷厂小股东、业务经理转行餐饮店:和夫人一起身兼:老板、主厨、采购、服务员、收银数职。工作时间:16小时以上。

餐饮店总投资40万,面积180平。入门以东北菜为主亏损,后面自创烤鱼新配方,在小区域内以性价和口味赢得不及忠食粉丝。

五年前入行,做惯了管理,把团队招聘做的很全:前台接待、采购、后厨、清洁等岗岗清晰,人手齐全。自己当着心目中的老板:带着孩子玩一玩,收钱回家数一数的类型。

用了大半年时间,餐厅就已入不敷出,一方面东北菜因口味与当地可能存在差异,更主要的是员工随意性大,采购水份太多。

A老板收起了玩心,带着夫人一起亲自驻店经营。后厨由老板主抓,老板娘管收银和前台服务。两个人本由印刷行业跨入,在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一年时间,男的可以当主厨,老板娘为省成本,干脆不用服务员,收银服务全包揽。工作时间从7:00早起自己采购到夜晚清场平均1:00收工。

营业额最好时是前年。一个月可以做到净利润5万左右。后来因为无品牌无包装,同街竞争等原因,生意淡下来,3万左右的利润应该还是有。

两人求变,把餐厅二层重新装修,隔出来兼做保健医疗(火疗那种,具体不懂)。目前赢利情况不太清楚。

和他们聊起来,最大的感概就是:钱太不好赚了。以前赚五万(两个人)也不是难事。现在一个月赚五万是拿命在拼。

“35+骄子”B

原职业:装饰品类公司业务管理层

创业年龄:39岁

创业项目:茶饮+松饼

B是个很有想法的人,早四年前赶着社交圈子文化的东风,就组建了自己的社团圈子,虽然不大50人以下,但也维系至今。

因为这个社团,大家思想碰撞的多了,心思就活了。前两年奶盖茶、水果茶、喜茶火得一塌糊涂时,他们也想分一杯市场甜羹。

由B组头,联合另外4人入股成立了一个“**松饼吧”创业项目。店铺选在一线郊区万达广场步行街二层。总投入80万。

管理模式:招聘店长及员工,股东均还保留原职。B为主力管理店铺,其他股东仅效益分红,并对外宣传及带朋友消费旺场。

生存时间:8个月左右。主因是万达商街无人气,二层更是无人流,只能清算关门,现在一堆设备还存放在B朋友仓库里落灰。

“35+骄子”C:

原职业:服饰公司运营经理

创业年龄:35岁

创业项目:淘宝,文艺女装

这几年自媒体的覆盖,让我们接触到各种草根神人,和各类神级营销案例。社会资讯传播由原来的:主流媒体引导,受众接收再传播,转变为:受众也传播者身份重合,非主流秒变主流,主流秒变非主流的无规则、碎片化状态。优点是:资讯传播更快,视角更全。缺点是:资讯未经论证或主流验证,变形扭曲风险极大。

C是个有文才,且喜欢研究新鲜事物的人。最近两年的情怀营销,情怀经济成就了不少品牌,诸如小酒、肉夹馍等对其影响巨大。(其实我以为:情怀营销只是工具,而非成就品牌的主因,是媒介传播过程误传放大,以至误人子弟)

C依托自己十几年的服装从业经验,开了淘宝服饰品牌(天猫门槛过高),走打文艺青年调性和文案营销路线。

淘宝起点看似低,但无推广即无流量,再好的文案,再动听的歌也无济于事。而推广工具一开,银子散去大把,效果了了。刷单这种事C也干得不太起劲,更是影响流量。

C的淘宝项目前后投入:设计店铺,开发产品,拍摄,美工,推广,包装物料等前后20万左右。现在半放弃状态,收C太太全职在家偶尔照看。C回到职场重新上班。

看回身边创业的朋友,很多是被市场误导了。

一个项目的成功怎么可能只复制那浓缩的几个要点,或几句精彩文案呢。

没有“低头吃土,抬头看天”的踏实本领和良好心理素质,失败也是必然。

房子也到头了,买不起的就已经买不起了,买起的还在倒买倒卖,都是有房人之间得游戏。最终都没有变现。剩下的十年大变化也许就是谁能在房子在高位变现。看涨没有卖看跌没人买,二胎政策还能缓缓时间。不是说暴跌而是卖不掉

说了几个失败案例,也讲讲身边相对成功的创业案例

开讲创业人物D的成功前,先聊聊“加盟”在新市场环境下的几类变化。

一、传统加盟:

品牌及产品输出:形象、产品。

以餐饮业为代表:往往以加盟费、设备、半成品产品供应、人员培训来赚钱。加盟费在15-40万之间居多。上面讲的创业人物B的“**松饼”项目就付了30万加盟费,加之设备、培训等成本,所以一个150平不到休闲吧投资了80万。

二、加盟共赢升级:

拿服饰行业的转变举例:以前服饰行业加盟也是传统套路。后期市场竞争加大,只赚代理商的钱已经不能满足增长需要。因为代理店的开店率和关店率基本持平的现象也让品牌商恐慌。新开店总数是有上线的,而保留住市场及进一步提升总销售额的核心点就在于“如何控制和减少关店率”。所以品牌商推出了许多代理店的扶持、互动推广、电商配套等市场措施。但这几年的关店率高的现象还是没有完全止住。

三、加盟的演变:

1、联营式:以名创优品(十元店)来代表

品牌商全店整体输出,包括形象、产品、人员管理、货品调配等等。

合作商:提供满足需求的店铺,招聘人员。

营业额按约定比利分成,比如:62%,38%。

2、合伙人制:就是接下来讲创业人物D的一种现实体现形式。

创业人物:

“35+骄子”D:

原职业:服装工厂小老板

创业年龄:约40岁

创业项目:餐饮

我所在城市14-15年餐饮市场有两匹小黑马:一个是椰子鸡,一个是蒸气海鲜。D选的就是蒸气海鲜。D偶然在一次用餐后,觉得产品很新颖,就“拷备”回来自己做。

蒸气海鲜基本不用加工——洗干净放餐桌上蒸就行,所以省了后厨大量技术人工,只需前台服务,清洁。菜品也简单,备货、货存都不大。菜式新颖,多了消费者的动手参与感,一时尝鲜的客户很多。但优点也是缺点所以这个类型餐饮的生命周期都不是太持久。

D的店址选在一线一个强区的社区商业片区,200平内,人气不算很旺,店租也相对不高。装修一般,总投入约80万。D在该店经营了半年后就开了第二家分店,然后接着开到四家分店规模。但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D选择的合伙人模式。

D作为大股东,吸引小股东入股,每人投股额最高不得超于5万,保证每店股东总数在15-20人规模。对于股东招募有一定的倾向性,比如有媒体资源的,有推广能力的等,形成股东能力间的互补。同时小股东基本是生意圈有一定人脉的同龄人,不参与主体经营但有口头约定的带客消费义务。所以每个店开业前期的头批客户,很重要一部分是通过小股东不断带客、宣传而来。加之蒸气海鲜在市场还算新颖,这些客户又会再带朋友重复消费。因此每个店开出来生意都能有一定保障。

股东分利方式:为保证店铺对小股东的吸引力,采取每周分红的模式。让小股东,快速见效益,提升他们带客的积极性。

D做的相对成功,但现在看三年四个店,也算是小规模发展,市场再扩大思路还不够清晰。

“35+骄子”E:

原职业:服装企业企划总监

创业年龄:约32岁

创业项目:服装企业供链俱乐部——服装企业企划咨询

E人物,并不认识,但是一位好友非常推崇的人,视她为人生贵人。她的发展和创业过程均来自好友介绍。

E是位非常有想法,有魄力的女子。

E开始创业(或说组建供应链圈子时年龄不大),现在也刚过35+的门槛,算的上年轻有为。

她本是一家服装企业企划中层管理人员。因老公与人合伙开了家:做服企生产报价系统的软件公司(几个人的小规模),所以迫于产品销售压力,E帮助销售该软件。这个软件总价有点高,几十万起至100多万,主要针对有一定市场规模的服企,销售有一定的难度。

约在14年左右,和B当时做社团的想法一样。E利用自己本在服企圈子的身份,成立服企供应链群(qq、微信),成员多数是品牌公司企划、生产、设计等岗位的总监、经理、主管。后来在E的鼓励下圈子进一步扩大,加入了更深层次的人:某些品牌公司负责人(一般是分管产品开发和生产的老板娘,在中国服企很多做到3亿+的企业都还是老公抓总体,老婆管产品);服装加工工厂老板;辅料厂老板;面料商老板等供应链圈子的人。

圈子通过定期分享会议(AA团费);群内信息共享等方式,形成圈内学习成长的良性发展氛围。后期人员结构扩大后,圈内开始有生意往来:比如A品牌生产经理将定单下到圈内某工厂老板处等等。当然E老公公司的软件也由于这个圈子的成熟而获得大量企业客户。同时,这个圈子也成为了企业间中高管理层跳槽的中介平台,我朋友一次换工作也是通过个圈子中介。

再向后发展:圈子里加入了知名培训机构、设计公司、媒体等跨行业人士。这个圈子的味道开始往咨询方向转变。由E牵头,经常组织一些行业培训,不再收圈内成员AA付费,而是由业务相关公司赞助。这些商业课程,正常都收费不低,现在成员免费参加能得到知识自然很乐意。E本人也在这个过程中迅速成长和蜕变,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企业供应链建设的理念系统。

E开始在行业内有一定的知名度,被一家品牌企业以三位数年薪挖去。同时自己的供应链系统课程开始在各地推行,成为企业咨询公司主讲师和老板之一。

除了房产,一无是处!

尤其在近几年市场风云变化的大形式下,电商、O2O、社交文化、自媒体等层出不穷,对职场提出了更多的成长要求。这类35+沉迷温室大久,以及只顾眼盯房产两目金光,使得他们中的大多数不思进取成了半桶水,竞争力远不如下一代职场新人。对企业而言,他们也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35+年人士的家庭收入增长情况及孩子教育现状

35+的职场人士如何化解中年危机?

家庭收入增长:

一个很可怕的现实:约有半数以上的35岁家庭,变得只有一个赚钱主力。也就是说这部分人群中女性多数做为全职教育孩子,照顾家庭为由开始退出职场。

打个比方:一个家庭:原来2人上班家庭收入约2万,一方1万2,一方8千元;现在其中一方由原职位升级,工资上幅升到2万,而女方因放弃工作全职在家,使得该家庭总收入并没有增长,还是2万。

产生这一现象,主要有三个原因:

原因一:全面放开的二胎政策,响应最积极的就是这部分人群,年龄再大的要不了,年龄小一些的,生二胎意愿不强。女性生二胎的年龄偏大,辞职养胎成了主流。再者,头胎基本以老人家带居多,但二胎下老人家年龄70上下的居多,已无法一人照看两个小孩,间接逼迫这些家庭一人放弃工作,在家全职。

原因二:职场上升的瓶颈。35岁后能做到企业中高层的,还是少数。而这个年龄段大多数的人都是怎样的生存状态呢?无职场竞争力的女性更容易被淘汰。比如:客服、销售、文员等,到达35岁中线年龄就已相当于是职场的终结。

原因三:孩子教育的重视。纵观现在国内教育现状,最重视孩子教育,愿意为教育投资的也是这个年龄段的人。很多家庭:从胎教、早教、学前兴趣培养、小学辅导、小升初一对一等一项也没落下。抛开金钱不讲,支撑这些教育还需要家长投入很多的时间。而到了幼儿园大班到小学阶段,孩子的家庭作业中很大部分也要求家长协助完成,比如:家长检查签字,家长协作手工等等,家中老人受知识限制是无法完成的,就要求家庭想要跟上主流教育大军,跟上学校老师要求,做名先进家长,先得牺牲一个劳动力。

在职场中:女性对比男性:周期更短、收入更少、前途更堪忧。

仔细观察身边人:你会发现很多这个年龄段女性,回归家庭后兼职做了“微商”和“保险”。比如:某明星创立“T*T化妆品”在朋友圈很火啊,洗脑了我周边很多的朋友。

如果你不是同类人,对于这些朋友,可能开始会礼节性的买一两件产品鼓励。但长期会疏远回避他们,对于一些“朋友圈专业户”也会选择屏蔽他们。然后生活中的社交变成了:微商的成了一个圈,保险的成了一个圈,在职的成了一个圈,带娃奶娃的成了一个圈。圈子一旦形成,思维的上限被基本被定格了,也等于生活形态基本被定格了。

微商的负面杀伤力太大,利用人脉、人情做生意,是一条捷径,但弊端太多。先不多微商层层压货下来,末端代理商到底能否赚钱,就说做个微商,关掉了你积累十几年的人脉和信息天窗,这损失就够大的。

微商如果要做大,肯定要在形式上来个大手术,首先不能违背人性。

在微商创业的女性朋友,不妨多开脑洞,大开脑洞,思索一个全职主妇创业的新模式出来。有痛点的地方就有机遇,加油吧女性朋友们。

看似光鲜、后继乏力、外强中干,是我们这帮人最直接的描述。

职场中:在总监位置已是小公司的天花板,2万月工资基本是这些小公司总监职位的顶部,再想往高提升的很难。小公司的副总和核心管理层要不是老板夫妻双方,要不就是亲友团。而逐年下降的企业利润和不再光鲜的行业增长率,注定加薪也无什么指望。

大家都在等,老板求稳,而这群人在等彻底失去价值被替代那一天。比如一个朋友离职创业,他原有职位工资18K税后…

一线或一线城市圈的制造业红利在逐渐消失,随着国家战略,这些产业必将向周边次发达地区或城市转移。在一线该城,这两年很多小民企搬出了CBD,搬出了写字楼,将公司移至工厂附近,租金省去了很多。但企业很多员工却也因放不下一线生活(房子、孩子上学、居住习惯等)选择离职。

树挪死,人挪活,观念其实也是可以转变一下。

35+中年人的未来展望:

想说明一下,我们这群人首先:爱国、爱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体制。三十年祖国发展的这么好,三十年我们从农村娃到现在一线有房有车的生活(虽然烦恼多多),但我们感谢祖国。就算现在出现发展瓶颈,首先想到的也是如何改变自己适应环境,而不是抱怨反动。

个人浅见,中年,最大的危机是害怕失去,不敢再承担风险,却又熬不过心里的欲望。度过危机不过两个办法,一个是学会平静接受,一个是再去像一无所有的年轻人一样去拼搏,或退或进。原地徘徊才是最大的危机。

百度搜索“哪个妞污”,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哪个妞污ngn5.com,您的女娲在线图书馆!

欢迎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哪个妞污? 那个妞污

友情链接: 女娲导航    阿里云社区   吉龙商贸    女娲商城     女娲社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