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首现甲龙足迹化石 个别开始风化脱落
甲龙全身披着“铠甲”,以植物为食、它们一般有7~10米长,重3~4吨,甲龙身体上部覆盖着厚厚的鳞片,头大而扁,牙齿特别小,身体宽扁,背上有两排刺,头顶有一对角,棒状尾巴,四肢较短,后肢比前肢长,留下的足印明显特征为趾甲的前4后5,甲龙的身体较为笨重,只能用四肢在地上缓慢爬行,看上去有点像坦克车,所以有人又将甲龙叫做坦克龙。
华南现甲龙足迹化石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强博士与该所2名古脊椎研究专家前天赶到了河源,他们此行是为了对当地近期出土的一批恐龙蛋化石进行修复,同时对一处新发掘的恐龙足迹化石进行求证——到底这些化石属于哪种恐龙?有何科考意义?广州日报记者与专家一起在现场进行了求证。
喜:对研究白垩纪生态学意义重大
王强与河源恐龙博物馆工作人员一道,在河源市石峡的恐龙化石省级自然保护区一处红砂岩边坡上发现了一组四枚前后连成一片的恐龙足迹化石。经王强辨认,该组化石疑似甲龙类恐龙足迹化石。河源之前已经发现过的恐龙足迹化石主要有鸟脚类、兽脚类、蜥脚类和窃蛋龙类,而此次发现甲龙足迹化石,在华南地区尚属首次。
华南现甲龙足迹化石
昨晚,记者进一步向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吕君昌求证,吕君昌通过记者送去的照片初步确认该组化石为甲龙类恐龙足迹化石。
吕君昌说,甲龙类恐龙是出现较晚的恐龙族群,也是恐龙中最后灭绝的一支,甲龙作为草食性恐龙,多数出现在白垩纪晚期,这对今后研究河源这一时期的恐龙相关研究以及恐龙灭绝时间都有着重要的科考价值,同时,对研究河源乃至我国南方地区在白垩纪时期古生态学有着重要意义。
忧:恐龙足迹化石风化脱落严重
昨日在河源发现的甲龙类恐龙脚印化石,有个别已开始风化脱落。
王强称,自2005年河源首次发现恐龙足迹化石后,一直没有采取防风化和防水的保护措施,如今恐龙化石保护区内的部分化石风化脱落严重,王强深感痛惜,他说,恐龙足迹化石露出地面后,很容易被风化或受雨水冲刷侵蚀,因此亟待保护。
河源市恐龙博物馆馆长杜衍礼表示,河源目前恐龙化石资源保护工作的现状是,当地国土资源部门负责恐龙化石原迹的保护管理,文化部门负责已出土的恐龙化石的保护管理,管理分散的现状不利于保护工作的连贯开展。
王强还对附近违规抢建民房和果园的乱象深表忧虑,他呼吁,有关部门加强对保护区的管理与恐龙化石保护分清权责,理顺关系,确保珍贵的恐龙化石资源免遭破坏。
文章来源:哪个妞污,那个妞污! ngn5.com ngn网文大全 http://ngn5.com/category/wang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