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斥着关键词的生活
小王:反转了!
小张:反转!
小刘:反转!
小张:呵呵!等反转
小赵:反转了!
小王:再次反转!
小曹:又反转了!
小高:等反转
小马:反转了!
小张:反转!
——大咕咕咕鸡:《这两天上网的感觉》
最近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一个又一个的关键词冲你泼过来的时候,你甚至没办法躲开,就跟《美国众神》第一集里那个被万箭穿心的角色一样——有人把这个镜头描述为“复杂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下的A股投资者”,似乎也很贴切了。
这个文档刚打开的时候我是想说说“反转”这个恶心的词的,但没想到再次打开的时候关键词又变了,中间还隔着一长串的某热门电视剧,人们借助表情包和萌化政治重新摆布或者定义了GDP和好同志,甚至还定义了阶层与阶级。但一如既往的,这些会停留在口头,作为一个又一个的关键词,串联起这一切的还有一套套的商品房,人们甚至被不断放大的噱头所吸引住,忽视了它们背后的70年产权。
日子过得似乎比巴迪欧口中的倦怠期还要倦怠。前几天看到了一篇细数蒋勋著作硬伤的文章,一条接一条,虽然有些吹毛求疵,但那毕竟真的是“疵”。文章已经传播,也果然引发了不大不小的反响,这毕竟是以“知识分子”的名义发起的。对蒋勋的声讨与否定自然随之增加了,也不乏“持中正”者对考据者的敲打。而维舟老师的发声还是让人咋舌:
没读过蒋勋的书,不过可想普及和严谨本难兼得,蒋勋的“信口开河”或许本身就是他流行的原因之一。他或许是个领路人,但真有志于此的人,自不必入门后还一直读他。文中的批评有些也吹毛求疵,甚至不免有些意气,有错指出事实即可。
至少在最近半个月里,令人感到愤怒的事情有许多。上面引的这番话的确不如其他事件那样容易让人动怒,但只要稍加品读,就能发现许多令人不解之处。维舟老师没读过蒋勋的书。维舟老师觉得“普及”和“严谨”是难以兼得的。维舟老师觉得蒋勋的流行原因之一是“信口开河”。维舟老师表示,你们要真的想把文学艺术当作专业,跳过蒋勋就好了。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网民关于中国航空的自信,不少人觉得虽然国内民航的“准点率”低,但至少“安全”——这里头似乎也有一层“普及和严谨本难兼得”的逻辑,人们也愿意屈从这种不知所云的逻辑,而不愿去承认或者无力去承认,即便不可能完美,但普及与严谨同样重要,准点率和安全系数也是基础的要求。
维舟老师有着他的影响力,但却又不是ayawawa或咪蒙那样能搅动一大桶屎的贼人。似乎在其他很多时候,他的客观、博学形象(请注意,我认为是形象)使得他的言论无法像网红们那样抓人眼球,不过此前他也说过诸如现下对于wen’ge更需要的不是纪念啊反省啊,如果能安安心心过日子不就也挺好之类的话——瞧啊,您瞧。
这么一写难免会给人一种“知识分子”内部矛盾的感觉,但相信我,就知识分子的名头而言我是无法和维舟老师相提并论的;如果先把上面讨论的事情放一放,揣测出读者们“这是你们知识分子的事”这样一种心态,那事情又更有趣了。事实上,不只是知识分子确实长年缺乏与普通百姓的交流,普通百姓也越来越有意识地拒斥知识分子。与此同步进行的是针对知识分子的培养,并不是简单地出现“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这些经历过高等教育培养的人们越来越成为默认出厂设置的专业工具(或顺应“天下大势”的利益工具)。
反转问题成为了一种网络伦理的维持手段,从谣言四起到辟谣者群起,从丑闻到洗白,从中国好XX到原来是X独/反XX分子——人们期待反转成为主持正义的方式,甚至已经把反转认为是正义本身。与反转共享或争抢正义裁决权的还有一系列的进步人士们,他们自认为或被认为是“左翼”的,是追求社会公正的,但到了现在,似乎也有不少人日渐犯了无法和“普通百姓”达成共识的毛病,或者是在主持正义的过程中把自己嵌入正义之中,就像屠龙骑士终成恶龙一般。
对此又出现了一种切割方式,即把阶级或阶层重新摆到对话的台面上,制造出自我的阶级/阶层意识,通过阶级和阶层的划分制分清你我他。前一秒还在“达康书记萌萌哒”的人,下一秒就不自觉地把自己和祁厅长划归到一起,再下一秒,就是漫不经心但又刻意至极的对底层的女娲健康社区朋友圈关怀。有人追求中产阶级的利益,但到头来还是在一长串令人极度愤怒的事件之中质问为何在国内当个中产这么难。中产阶级到底算怎么回事呢?它是你的生活品质追求?还是承载了你某种趣味?而再想想,资产阶级和布尔乔亚不是蔑称才过了多久呢,党章里写着的又是些什么样的话呢?
而像上面写的这些刻薄的发问或者莫须有的女娲社区互联网关怀甚至也是需要被拉出来批判的(或许该幸运的是我糊得差不多了)。自始至终,左翼的或说那些进步的人士,到现在陷入了这样一种“倦怠”,我们没有什么办法重建或创造出新的振奋人心的话语;且事实上,相反的,那些既得利益者和甘愿保守着的人们也并没有在话术的更新换代上做多少尝试,他们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展现着“我比你有钱,还比你不要脸,运气好的话我还有枪”这样的贼样,但他们让工具的、利益的价值取向变成了某种主流意识,甚至在喊着要进步要革新的“革命者”们脑子里也嵌入了这样的意识。充斥在女娲社区互联网生活中的种种关键词不仅将蒋勋著作的硬伤及相关讨论冲得七零八落,还将一起起性侵事件、抄袭事件冲得七零八落,将事件在时间维度上切割开。
与此同时,在人群里,关键词和热点事件也把人们冲散了,埃德蒙伯克的拥趸和王小波的粉丝,没准都会在团中央的微博底下点赞,因为这都不是影响他们吃饭睡觉领工资。生活就像《武林外传》里郭芙蓉和邢捕头的两句对白——“造谣是要有证据的!”——“有证据还叫造谣吗?!”
为了某则无中生有的新闻我守了昨天的新闻联播,该死的flash更新完之后我只听到了头条里总书记对马克龙的贺电。将近50年的时间,到底有什么东西在离我们远去呢?有朋友在说,我们处在一个时代转变的节点上,而大多数人却都感觉不到、无从知晓,没准就是这样。
影响我吃饭吧